書生燈窗困毛錐,說著刀劍何時持。
忽聞殷殷金鼓震,驚起塊坐筋骸衰。
國朝右武重秋狝,列郡敢不張其威。
萬家駢首遮道看,我亦役逐人后隨。
武夫橐鞬陳整整,虎豹拏攫旌旗麾。
人言吳兒盡脆弱,身發文斷勇未知。
不見拔山昔項羽,何必燕趙士始奇。
軍容燦燦生光輝,悲風慘淡殺氣怒,
對此忽作邊頭思。熊羆不嘩曉爭出,
萬騎馳突寒打圍。紛紛血毛腥原野,
箭竹正墮驚鴻飛。將軍仰笑兵軍賀,
金帛填委深溝池。十年文窮坐百拙,
感慨一賦從軍詩。
明州觀大閱。宋代。劉過。 書生燈窗困毛錐,說著刀劍何時持。忽聞殷殷金鼓震,驚起塊坐筋骸衰。國朝右武重秋狝,列郡敢不張其威。萬家駢首遮道看,我亦役逐人后隨。武夫橐鞬陳整整,虎豹拏攫旌旗麾。人言吳兒盡脆弱,身發文斷勇未知。不見拔山昔項羽,何必燕趙士始奇。軍容燦燦生光輝,悲風慘淡殺氣怒,對此忽作邊頭思。熊羆不嘩曉爭出,萬騎馳突寒打圍。紛紛血毛腥原野,箭竹正墮驚鴻飛。將軍仰笑兵軍賀,金帛填委深溝池。十年文窮坐百拙,感慨一賦從軍詩。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
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頌古二十八首 其三。宋代。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廣陵歐陽永叔贈寒林石硯屏。宋代。梅堯臣。 磷磷石岸上,濃淡樹林分。隔水見寒島,暗枝藏宿云。賢哉吾益友,持以贈離群。琥珀不須問,中心多化蚊。
贈閩帥。明代。張元凱。 十載登壇未二毛,將軍勞苦自功高。列營曾按先驅轡,下瀨嘗投后飲醪。肘畔累累元鵲化,韔中矯矯是烏號。尉佗魋結猶南國,莫使塵埃蔽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