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春歸沒計遮。百年都似散余霞。持杯聊聽浣溪沙。
但覺暗添雙鬢雪,不知落盡一番花。東風寒似夜來些。
浣溪沙。宋代。胡銓。 匆匆春歸沒計遮。百年都似散余霞。持杯聊聽浣溪沙。但覺暗添雙鬢雪,不知落盡一番花。東風寒似夜來些。
胡銓(1102年—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薌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值夏鎮(zhèn))人。南宋愛國名臣、文學家,廬陵“五忠一節(jié)”之一,與李綱、趙鼎、李光并稱“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銓登進士第。初授撫州軍事判官,他招募鄉(xiāng)丁,助官軍捍御金軍。后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主和,胡銓抗疏力斥,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但遭除名,編管昭州,移謫吉陽軍。秦檜死后,內(nèi)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復任奉議郎,知饒州。歷國史院編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銓去世,追贈通議大夫,謚號“忠簡”。著有《澹庵集》等傳世。 ...
胡銓。 胡銓(1102年—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薌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值夏鎮(zhèn))人。南宋愛國名臣、文學家,廬陵“五忠一節(jié)”之一,與李綱、趙鼎、李光并稱“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銓登進士第。初授撫州軍事判官,他招募鄉(xiāng)丁,助官軍捍御金軍。后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主和,胡銓抗疏力斥,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但遭除名,編管昭州,移謫吉陽軍。秦檜死后,內(nèi)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復任奉議郎,知饒州。歷國史院編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銓去世,追贈通議大夫,謚號“忠簡”。著有《澹庵集》等傳世。
赴金陵舟過霅川偶作 其一。宋代。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jīng)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shù)繞林塘。
長山謁范公祠四絕 其三。明代。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玉樓春。近現(xiàn)代。夏承燾。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君子有所思行。魏晉。陸機。 命駕登北山。延佇望城郭。廛里一何盛。街巷紛漠漠。甲第崇高闥。洞房結(jié)阿饋。曲池何湛湛。清川帶華薄。邃宇列綺窗。蘭室接羅幕。淑貌色斯升。哀音承顏作。人生誠行邁。容華隨年落。善哉膏粱士。營生奧且博。宴安消靈根。酖毒不可恪。無以肉食資。取笑葵與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