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必人間唯善事,不由天地只由衷。
莫嫌效遠(yuǎn)因而止,更勉其來更有功。
可必吟。宋代。邵雍。 可必人間唯善事,不由天地只由衷。莫嫌效遠(yuǎn)因而止,更勉其來更有功。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生于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往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jié)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后師從李之才學(xué)《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xué)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jīng)世》、《觀物內(nèi)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jié)。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生于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往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jié)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后師從李之才學(xué)《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xué)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jīng)世》、《觀物內(nèi)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jié)。
有懷婁克讓 其五。明代。朱誠泳。 會晤從來未可期,只憑詩句寫相思。春來驛使多西去,好把梅花寄一枝。
謁柳公祠 其二。清代。張邦柱。 白日悲歌荔子丹,愚溪橋下水漫漫。柳公巖古長留姓,司馬塘今尚紀(jì)官。遺廟兩州尸祝在,穹碑一片墨痕殘。清時無復(fù)徵蛇乳,閭左恬熙賦役寬。
臺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fēng)。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詠懷。。曹家達(dá)。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fēng),溪水鳴濺濺。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不見魏唐睢,挺劍秦王前。
寄王繼學(xué)二十韻。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fēng)隨日播,公道應(yīng)時開。負(fù)鼎資烹飪,操刀貴剸裁。铦鋒行肯綮,異味合鹽梅。廟議常參決,朝班復(fù)共陪。艱難須佽助,豁達(dá)遠(yuǎn)嫌猜。遺佚聞風(fēng)起,英豪接踵來。經(jīng)綸非董賈,辭藻亦鄒枚。在野思羅致,盈庭想轂推。既將龍作友,惡假鴆為媒。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執(zhí)竿猶海上,扶耒即巖隈。自守幽人意,寧虞俗子咍。舊游辭玉府,故事憶金臺。落魄江湖阻,蒼茫歲月催。丹心徒耿介,素發(fā)已毰毸。勿謂交如水,能忘恥及罍。飛黃當(dāng)駕馭,猶足異駑駘。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fēng)一曲。
三部樂 和霞盦風(fēng)后木葉枯脫之作。清代。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fēng)一曲。更傷揀枝旅雁,當(dāng)月昏水闊,冷餐寒宿。許教壘完檐幕,焰支窗燭。問塵襟、滌除幾斛。身世淚、真盈一掬。梁月照色,荒三徑、多少余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