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雜高梧,還驚秋節初。
晚涼尤右喜,舊帙亦宜舒。
池閣輕風里,園林晚景余。
人生有此樂,何必較錙銖。
高竹八首。宋代。邵雍。 高竹雜高梧,還驚秋節初。晚涼尤右喜,舊帙亦宜舒。池閣輕風里,園林晚景余。人生有此樂,何必較錙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生于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往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后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生于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往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后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宋代。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秋夕書事。宋代。陸游。 寂寂青楓岸,蕭蕭白版扉。端居常嬾動,偶出卻忘歸。時泰徵科簡,師還驛置稀。江村日無事,煙火自相依。
舟次故里山下。明代。何鞏道。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里花。
題張宗蒼云棲圖。。弘歷。 心愛云棲未恝忘,為圖佳概命宗蒼。江邊宛識山村路,竹下曾吟水月房。泉箔巖扉相掩映,笠檐笏地足徜徉。香光妙跡留題在,長共煙霞護法王。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
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
嘉靖乙酉八月晦曰予臥疴山堂木槿一株白花千葉移植盆中與表弟顧世安文學姚時望孫則夫把酒賞之為賦近體一首。明代。陸深。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