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賢堯舜,老彭嘗竊比。
郯子及師襄,下問曾不恥。
河汾一書生,自謂圣復起。
西京投閣士,敢與孟軻齒。
古人取名廉,后人取名侈。
誰知今人中,復見古君子。
方君帥南越,千載少倫擬。
燕居榜師吳,一謙具四美。
隱之經石門,得名一杯水。
伯始萬事優,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勝奸宄。
蠻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憚公明,束手敢干紀。
三城有馀力,一堂仍舊址。
裘帶自清閑,賓僚多燕喜。
惟昔開元相,勛業照青史。
胸蟠活國計,試手曾向此。
我公廊廟具,勞外亦久矣。
尺一趣歸裝,高蹈廣平軌。
題師吳堂。宋代。黃公度。 夫子賢堯舜,老彭嘗竊比。郯子及師襄,下問曾不恥。河汾一書生,自謂圣復起。西京投閣士,敢與孟軻齒。古人取名廉,后人取名侈。誰知今人中,復見古君子。方君帥南越,千載少倫擬。燕居榜師吳,一謙具四美。隱之經石門,得名一杯水。伯始萬事優,可但清而已。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貪鄙。民俗陶公化,淳厚勝奸宄。蠻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老猾憚公明,束手敢干紀。三城有馀力,一堂仍舊址。裘帶自清閑,賓僚多燕喜。惟昔開元相,勛業照青史。胸蟠活國計,試手曾向此。我公廊廟具,勞外亦久矣。尺一趣歸裝,高蹈廣平軌。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
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大名客舍。元代。曹伯啟。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瀟湘八景圖為鎦養愚賦 其五 平沙落雁。元代。凌云翰。 相逐云間侶,翩翩落遠沙。晚風吹不斷,愛此一行斜。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
困酒入訶林留宿自公房。明代。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