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居處雖同里,止識荊州面而已。朅來蝸舍細論文,始向靈臺見吾子。
夜闌相與哦新詩,珠璣璀璨皆英辭。野塘轉月梅影瘦,深院風靜簾旌垂。
策杖園林窮勝事,心遠尤驚塵世異。豈唯得助有江山,更卻紅裙愛文字。
金盤磊落百果裝,玉壺嘉醑浮清光。坐上風流俱鮑謝,況乃有子無他腸。
酒行無算不可數,便欲飛身到仙府。忽然巨軸出長篇,愧我無言參也魯。
笑呼適意談交情,共聽夜鶴鳴空庭。良辰美景賞心處,喜遂四者之難并。
卻將健句徐推拓,三嘆馀音見依約。約去辭榮歸故鄉,贊我紛華滋味薄。
次言奎畫在蓬門,乞與龍章照眼根。茲我謝氏如獲寶,報以瓊瑤未足論。
我慚輔相初無補,偶爾逢時遇真主。但能奉此翰墨珍,庶若商那因考父。
林間稚子獻殷勤,只為君知愛厥親。遺羹美意見方冊,今此一舉如千鈞。
君不見皇家已視金鑾草,趣君徑上長安道。忠臣須取孝子門,空谷行歌駒皎皎。
次韻楊醇中。宋代。史浩。 昔年居處雖同里,止識荊州面而已。朅來蝸舍細論文,始向靈臺見吾子。夜闌相與哦新詩,珠璣璀璨皆英辭。野塘轉月梅影瘦,深院風靜簾旌垂。策杖園林窮勝事,心遠尤驚塵世異。豈唯得助有江山,更卻紅裙愛文字。金盤磊落百果裝,玉壺嘉醑浮清光。坐上風流俱鮑謝,況乃有子無他腸。酒行無算不可數,便欲飛身到仙府。忽然巨軸出長篇,愧我無言參也魯。笑呼適意談交情,共聽夜鶴鳴空庭。良辰美景賞心處,喜遂四者之難并。卻將健句徐推拓,三嘆馀音見依約。約去辭榮歸故鄉,贊我紛華滋味薄。次言奎畫在蓬門,乞與龍章照眼根。茲我謝氏如獲寶,報以瓊瑤未足論。我慚輔相初無補,偶爾逢時遇真主。但能奉此翰墨珍,庶若商那因考父。林間稚子獻殷勤,只為君知愛厥親。遺羹美意見方冊,今此一舉如千鈞。君不見皇家已視金鑾草,趣君徑上長安道。忠臣須取孝子門,空谷行歌駒皎皎。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和閩帥。宋代。許應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新鑿南湖接海潮,油幢領客泛蘭橈。那知半夜雨聲急,卻放新晴物色饒。盡日登臨陪步武,高談灑落挹風標。陽春白雪真難和,泚筆惟書道路謠。
贈樂秀才匯川。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恒難期。況與交游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群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問字來卑棲。樂生青云客,慕我如饑渴。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涂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為君謳。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與子共采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我今愿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至后送馬西玄侍郎赴京。明代。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讀改元詔口號。宋代。戴復古。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雪作豐年瑞,梅開近臘花。路逢江上客,立馬問京華。
張工部至薄寒山下有書無由馳報輤車之至倍切悲懷。唐代。權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