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禪見性本,學詩事之馀。二者若異致,其歸豈殊途。
方其空洞間,寂默一念無。感物賦萬象,儒懸鏡太虛。
不將亦不迎,其應常如如。向非悟本性,未免聲律拘。
英師個中人,以詩隱浮圖。桃紅柳青青,翠竹黃花俱。
誤落世間耳,脫略公卿徒。昨朝得東風,打包過江湖。
胡為來帝鄉,叫閽徹宸居。堂堂老阿師,道價東西徂。
住山垂一世,學子紛云趨。寒潭風靜練,皎月天心孤。
邇來只屨輕,片雪銷洪爐。愿言立強名,故事臣敢誣。
事成明當發,長吟入春蕪。從茲窣堵波,山雪閟天書。
顧我坐學省,兀兀如守株。因君聽篷雨,為謝故溪魚。
贈天童英書記。宋代。史浩。 學禪見性本,學詩事之馀。二者若異致,其歸豈殊途。方其空洞間,寂默一念無。感物賦萬象,儒懸鏡太虛。不將亦不迎,其應常如如。向非悟本性,未免聲律拘。英師個中人,以詩隱浮圖。桃紅柳青青,翠竹黃花俱。誤落世間耳,脫略公卿徒。昨朝得東風,打包過江湖。胡為來帝鄉,叫閽徹宸居。堂堂老阿師,道價東西徂。住山垂一世,學子紛云趨。寒潭風靜練,皎月天心孤。邇來只屨輕,片雪銷洪爐。愿言立強名,故事臣敢誣。事成明當發,長吟入春蕪。從茲窣堵波,山雪閟天書。顧我坐學省,兀兀如守株。因君聽篷雨,為謝故溪魚。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夢夫容 鴛湖放棹。。沈軼劉。 夗央湖畔夢。載春魂,乍聽櫓聲入凍。夜來云破,吳榜晚寒重。渚光流素汞。銀蟾篩漏青縫。逗向微茫,又金貂貰酒,溪店翠簾動。記取年時倥傯。巡秀州城,費鴨餛飩俸。霸圖槜李,前事付禽哢。半樓煙雨送。西施范蠡文種。野岸煎茶,但柔波蕩起,天外亂霞涌。
依韻和宋次道龍圖閣曝書。宋代。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已逢天上非常景,更約人間第一材。白首廟堂終乞去,明年此會定應來。
遺太白山人方舄歌。明代。鄭善夫。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低五岳,小六州,游汗漫,三千秋。更欲乘風觀十洲,掉頭太白山悠悠。饑餐聚窟霞,渴飲清海漚。赤霄九萬去一息,戾止豈負樊籠憂。漢網恢恢羽獵愁,雙鳧雙鳧何處求。我亦從今理風翼,覓汝于昆崙頂上之椒丘。
題郭主簿模摩詰本輞川圖卷 其十五 白石灘。元代。楊敬德。 湍駛風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獨移時,白鷗翩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