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天容黯,靈宮暫潔齋。
中宵輕霡霂,向晚卷云霾。
巖削蒼璆璧,峰攢碧玉釵。
水花紛迸峽,石乳溜垂巖。
噴浪遲歸舫,穿濤急去{上竹下泊換卑}。
布飛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巖藤束,花從澗草埋。
高猿枝裊裊,幽鳥韻喈喈。
亭午煙光冷,深春風色飁。
便疑與世隔,直與洞仙偕。
意得詩偏好,情間樂可涯。
寄言軒冕客,名利莫裝懷。
和前人韻賦昌溪洞口。宋代。陽枋。 洞口天容黯,靈宮暫潔齋。中宵輕霡霂,向晚卷云霾。巖削蒼璆璧,峰攢碧玉釵。水花紛迸峽,石乳溜垂巖。噴浪遲歸舫,穿濤急去{上竹下泊換卑}。布飛千丈直,屏立半空排。木任巖藤束,花從澗草埋。高猿枝裊裊,幽鳥韻喈喈。亭午煙光冷,深春風色飁。便疑與世隔,直與洞仙偕。意得詩偏好,情間樂可涯。寄言軒冕客,名利莫裝懷。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
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將赴南都比歸不及見矣。宋代。蘇轍。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寧當厭客貧。顧我及秋行不久,問君觸熱去何因。西歸涼冷霜風后,濁酒清詩誰與親。
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傾城難可再,一顧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嘯咤令心傷。
靜夜思。明代。于謙。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云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春風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顏變白頭。豪華一去難再得,壯氣銷沉土一丘。但令名節不墮地,身外區區安用求。靜夜思,誰與謀。勸君高枕且熟睡,窮達由天不用愁。
元夕燈詞 其七。。弘歷。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游。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
布袋贊。宋代。釋了惠。 烏藤橫占閻浮界,鼻孔直撐兜率天。剛道化身千百億,一身猶自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