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貢》收浮磬,堯階望矞云。自天承雨露,拔地起絪缊。
擊拊磬音合,衡從玉兆分。巨鰲三島力,威鳳九苞文。
辨位資乾坎,為山填幅員。固知興寶藏,不假運神斤。
書帙侵春潤,香爐借宿薰。煙光晴冉冉,波影晝沄沄。
融結由元化,登崇荷圣君。瑞于龜出洛,重若鼎來汾。
柱立尊皇極,磐安廣帝勛。詎云陳秘玩,因愿獻前聞。
奎章閣有靈壁石奇絕名世御書其上曰奎章玄玉有敕命臣集賦詩臣再拜稽首而獻詩曰。宋代。虞集。 《禹貢》收浮磬,堯階望矞云。自天承雨露,拔地起絪缊。擊拊磬音合,衡從玉兆分。巨鰲三島力,威鳳九苞文。辨位資乾坎,為山填幅員。固知興寶藏,不假運神斤。書帙侵春潤,香爐借宿薰。煙光晴冉冉,波影晝沄沄。融結由元化,登崇荷圣君。瑞于龜出洛,重若鼎來汾。柱立尊皇極,磐安廣帝勛。詎云陳秘玩,因愿獻前聞。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次韻宇文贈趙宿州。宋代。洪皓。 尹京便可繼翁歸,暫向符離一馬麾。善撫新邊千里肅,復還舊治九重知。策勛久矣推多算,琢句飄然泯小疵。三事古由高第入,才兼二哭莫憂遲。
送王本一如遼陽。明代。邊貢。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里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重關復嶺狼煙接,暮雨朝云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干戈。
頌古二十八首 其三。宋代。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武功驛留題。宋代。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長安今過何曾識,此度劉郎老于昔。終南入望眼長青,渭水翻波心更赤。只今身在選官圖,夢守么么五十馀。衣輕躍駿美年少,愛爾平時不讀書。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