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茲衣褐徒,功用莫與大。
馳騁文字間,下上無不載。
卓哉昌黎公,毫端跨百代。
傳紀何新奇,不泯良有賴。
先生胸次廣,萬竅號一噫。
學成身益窮,動輒與時背。
興憐不肖子,磨礱去瑕颣。
辛勤三十年,所得才稊稗。
遺我雖八蹄,高義意有在。
想當避鶻拳,岡壟如歷塊。
束縛諒何施,拙情甘自退。
筆硯行且焚,重垂兒子戒。
方當事口腹,坐與巨觥對。
閉門擁紅爐,大爵資一快。
謝王敦玉惠雙兔。宋代。李處權。 惟茲衣褐徒,功用莫與大。馳騁文字間,下上無不載。卓哉昌黎公,毫端跨百代。傳紀何新奇,不泯良有賴。先生胸次廣,萬竅號一噫。學成身益窮,動輒與時背。興憐不肖子,磨礱去瑕颣。辛勤三十年,所得才稊稗。遺我雖八蹄,高義意有在。想當避鶻拳,岡壟如歷塊。束縛諒何施,拙情甘自退。筆硯行且焚,重垂兒子戒。方當事口腹,坐與巨觥對。閉門擁紅爐,大爵資一快。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
李處權。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鎖窗寒。。黃侃。 乍暖晴云,初銷瑞雪,異花新見。梅英漸少,幽獨卻增煩惋。報荒庚園坼素葩,膽瓶位置愁心展。喜嘉名肇錫,儕蘭齊玉,小歌芳畹。凝盼。誰堪換。任翠翠紅紅,占香瓊苑。東風尚早,漫嘆江鄉來晚。祇清芬待誰共憐,雨籠露浥幽懷遠。更煩他玉佩凌波,共說華年怨。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唐代。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云心。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送周仲鳴使歸二首次夏嚴州韻 其一。。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追贊耿侍御年伯。明代。畢自嚴。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傾當時。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一朝南巡持繡斧,風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寧能希指濫網罟。浮云蔽日天聽高,江干澤畔空牢騷。仁人放麑誠不忍,獨秉三尺障洪濤。論定司徒還上書,賢奸皎皎列前除。炙手氣燄有時盡,保全忠讜論非虛。況看哲嗣紹前修,慰藉虞淵援魯矛。嗇前豐后較孰勝,且有竹帛光千秋。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