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雪猶陰更逆風,斜川略彴斷行蹤。
瑤臺貝闕三千丈,玉樹瓊林一萬重。
學子經時無載酒,鄰僧過午未鳴鐘。
華筵此地成賓主,孔翠屏深琥珀濃。
雪后赴徐氏燕集。宋代。李處權。 已雪猶陰更逆風,斜川略彴斷行蹤。瑤臺貝闕三千丈,玉樹瓊林一萬重。學子經時無載酒,鄰僧過午未鳴鐘。華筵此地成賓主,孔翠屏深琥珀濃。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
李處權。 (?—1155)宋徐州豐縣人,徙江寧溧陽,字巽伯。李淑曾孫。徽宗宣和間,與陳恬、朱敦儒并以詩名。南渡后曾領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竹洲諸侄孫小集永嘉蔣子高有詩次韻。宋代。戴復古。 美景能兼樂事難,愁來唯仗酒遮攔。昂藏病骨兼詩瘦,料峭春風帶臘寒。喬木尚疑前輩在,好花應笑老人看。忍拋明月先歸去,輸與諸郎徹夜歡。
相見歡 深秋。近現代。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仙姑對奕圖。元代。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疏影 題拜梅園和謝椒石同年集中作。清代。葉紹本。 名葩無數,問弱骨豐肌,誰堪腰折。雪后園林,籬落一枝,才見孤高標格。平生傾倒人馀幾,恰乍對、瓊仙接席。便殷勤、作禮何妨,況是廣平鐵石。脈脈瓣香熏處,算寒泉秋菊,宜薦冰魄。國士無雙,管領東風,合受詞人參謁。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潔。莫漫疑、庚子陳經,好記詩題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