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盡徑泥乾,團欒繞樹看。
玉梅呈素艷,霜重月華寒。
一萼半含春意密,數苞未破胭脂粒。
斜枝倒浸碧池深,羅衣暗惹香風濕。
須知賈午最多情,繡囊偷佩芳筵驚。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態清。
去年梅花開,干戈猶未掃。
今年梅花開,勸君休草草。
莫待子規啼,梅花滿地蝴蝶飛。
覺道同玩梅。宋代。張嵲。 雪盡徑泥乾,團欒繞樹看。玉梅呈素艷,霜重月華寒。一萼半含春意密,數苞未破胭脂粒。斜枝倒浸碧池深,羅衣暗惹香風濕。須知賈午最多情,繡囊偷佩芳筵驚。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態清。去年梅花開,干戈猶未掃。今年梅花開,勸君休草草。莫待子規啼,梅花滿地蝴蝶飛。
張嵲。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葛仙行祠。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范滂。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