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綿州官府誠磊落,越王樓觀翔寥廓。
又不見昔日荊州分上游,舉世獨傳王粲樓。
蕞然土木何足數,托名勝士真難休。
何年此地有新構,楊公巧智人誰侔。
芟荑荒穢走狐鼠,一朝翼瓦飛城頭。
軒窗四面瞰木杪,下顧眾宇如敦丘。
卓然獨立世塵外,高視物表心夷猶。
西山列翠擁云嶠,漢水拽練縈寒流。
江楓染絳照林莽,蘆花吐雪連滄洲。
秋高盡放遠山出,點綴天宇濃眉修。
人間何處有此景,未識黃樓如此否。
楊公舉世稱賢侯,好客不減韓荊州。
仁風惠政已及物,退公余事歸觥籌。
我來正值秋節晚,勝概一得從公游。
敢辭山路困行役,小舸艤岸聊淹留。
劇談抵掌去苛禮,賓幕主人交獻酬。
固知如此興不淺,大白豈惜為公浮。
卻思賓散城烏集,回首新亭風景愁。
聊攄累句寫清賞,作賦能事遲曹劉。
題均州超然亭。宋代。張嵲。 君不見綿州官府誠磊落,越王樓觀翔寥廓。又不見昔日荊州分上游,舉世獨傳王粲樓。蕞然土木何足數,托名勝士真難休。何年此地有新構,楊公巧智人誰侔。芟荑荒穢走狐鼠,一朝翼瓦飛城頭。軒窗四面瞰木杪,下顧眾宇如敦丘。卓然獨立世塵外,高視物表心夷猶。西山列翠擁云嶠,漢水拽練縈寒流。江楓染絳照林莽,蘆花吐雪連滄洲。秋高盡放遠山出,點綴天宇濃眉修。人間何處有此景,未識黃樓如此否。楊公舉世稱賢侯,好客不減韓荊州。仁風惠政已及物,退公余事歸觥籌。我來正值秋節晚,勝概一得從公游。敢辭山路困行役,小舸艤岸聊淹留。劇談抵掌去苛禮,賓幕主人交獻酬。固知如此興不淺,大白豈惜為公浮。卻思賓散城烏集,回首新亭風景愁。聊攄累句寫清賞,作賦能事遲曹劉。
張嵲。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哭中齊兄三首。宋代。汪炎昶。 我方纏世故,而已返于真。亦豈異流俗,自難逢若人。病多獨嗜學,客至不知貧。毫發獨無媿,情鐘骨肉親。
楊公濟歲暮惠酒。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和史濟川見贈。宋代。馮時行。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后相逢白發年。覓句剩煩梅作興,攻愁直縱酒稱賢。故人一笑誠希闊,得失休論布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