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初欲掛冠纓,便構(gòu)茲堂不日成。
桐檜茂陰歸后得,煙霞高興坐中生。
禪心皎月通宵靜,詩思寒泉徹底清。
十五年來飽閑散,紛紛人世自浮榮。
寄題曹大夫棲真堂。宋代。韓維。 聞君初欲掛冠纓,便構(gòu)茲堂不日成。桐檜茂陰歸后得,煙霞高興坐中生。禪心皎月通宵靜,詩思寒泉徹底清。十五年來飽閑散,紛紛人世自浮榮。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shí)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知通進(jìn)銀臺(tái)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韓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shí)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知通進(jìn)銀臺(tái)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過蓋竹作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二月春風(fēng)特地寒,江樓獨(dú)自倚欄干。個(gè)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xì)數(shù)看。
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其一。明代。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天連故國銅魚遠(yuǎn),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shù)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zhí)熨x。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fēng)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jì)于今將若何。
山家五首 其三。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guān)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wù)f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萬年山。宋代。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殿臺(tái)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tái)賦。山奔萬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亂峰發(fā)地翠參錯(cuò),沓嶂參差龍屈怒。陰磴仍遺前臘雪,陽崖競拔千年樹。亦容羽客賣丹來,更有神僧飛錫渡。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獻(xiàn)寶胡兒踞。未午催敲集梵鐘,隨云共展升堂具。冥搜窮日不知極,妙盡所歷何容遽。平生略持山水眼,是處且了林泉素。揮支公錢極易事,分龐翁榻良難遇。青山不是世閑無,山若識(shí)人人也住。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shí)。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