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得都來是八成,圣無功用已非靈。
憑君諦視丹霞路,依舊云山點點青。
和玉汝贈收上人。宋代。韓維。 道得都來是八成,圣無功用已非靈。憑君諦視丹霞路,依舊云山點點青。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韓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答皇甫子循見寄。。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guān)。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fēng)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郊行即事。清代。王兆升。 奉命籌軍國,非關(guān)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東蒙秋日。清代。程云。 九日易為風(fēng),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客夢初聞雁,鄉(xiāng)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挽戴南灣。明代。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fēng)玉樹秋。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上周少保。宋代。劉過。 早被儒冠誤,衣稀老更侵。科名數(shù)行淚,岐路一生心。自惜亡猿木,誰憐躍治金。使無鐘鼎志,何地可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