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危適遠縣,臥疴蔽疏篷。
浮舟難計程,一聽水與風。
今日出江口,劃見天邊峰。
維舟邀勝士,杖策凌穹崇。
絕壁迤崩豗,可驗秋濤雄。
鐫崖佛像古,憑虛樓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階前松。
澗響雨滂濞,云生樹玲瓏。
攬勝欣遠游,撫身悲轉蓬。
憂樂未相償,林霏生晚容。
卻縱中流棹,回望青蓮宮。
秋晚山蕭寂,云散煙空濛。
舟行轉沙尾,微聞林外鐘。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鴻。
晨暮一相失,云嶠何年同。
若縱金門步,永遺塵外蹤。
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舟遂。宋代。張嵲。 時危適遠縣,臥疴蔽疏篷。浮舟難計程,一聽水與風。今日出江口,劃見天邊峰。維舟邀勝士,杖策凌穹崇。絕壁迤崩豗,可驗秋濤雄。鐫崖佛像古,憑虛樓殿工。沄沄窗外江,落落階前松。澗響雨滂濞,云生樹玲瓏。攬勝欣遠游,撫身悲轉蓬。憂樂未相償,林霏生晚容。卻縱中流棹,回望青蓮宮。秋晚山蕭寂,云散煙空濛。舟行轉沙尾,微聞林外鐘。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鴻。晨暮一相失,云嶠何年同。若縱金門步,永遺塵外蹤。
張嵲。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游崆峒巖和洪邑侯韻。明代。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選勝登高還躡屐,沖寒歸路索重裘。公馀偶爾乘佳興,豈是當年秉燭游。
論詩呈雙魚 其四。明代?;襞c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嗟哉鐵石腸,徒寄此璆琳。
閱見一十首 其三。金朝。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山間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春旱既甚禱祈未應小園即事。宋代。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隴上遇雨。宋代。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既僨而起倏復顛,墮策失轡心茫然。從者好在無自苦,履穿衣敝吾償汝。我亦短褐不得完,掛樹一裂長尺五。此生辛勤身不辭,七歲嬌女三歲兒。泥涂模糊啼午饑,買餅一百汝勿啼。滹沱麥飯蕪蔞粥,咄汝豈得長食肉。仰天長嘆冠纓絕,下馬納屨踵亦決。張儀舌在雖自知,范叔衣寒一何切。人生貧賤烏足悲,行吟不顧妻罵隨。寄聲公等勿誚我,富貴莫忘牛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