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雪緣何喜,春工屬此興。宿苗沾潤足,盭氣滌除仍。
亂舞隨空遠,輕黏徹體凝。漫天紛糝玉,極目皎鋪繒。
帶雨聲初急,摶風勢轉增。危檐飄邃幕,疏屋灑寒燈。
瑟縮鴉棲怯,跳梁犬力勝。須臾平坎窞,頃刻沒畦塍。
梅李看山木,瓊瑤數塔層。寢眠寧有道,賦詠愧非能。
郭履愁離席,孫窗但枕肱。凍從金井水,清挹玉壺冰。
銀闕何勞問,云臺取次登。漁蓑真好畫,柳絮足多稱。
栗冽驚殘歲,凄其憶舊明。戴君聊欲訪,郢唱忽難應。
綺席交銀燭,清河映玉繩。詩成凌鮑謝,酒飲竭淄澠。
天朗醒孤鶴,風高激怒鵬。齊宮初入夢,曉鼓數聲鼟。
和。宋代。廖剛。 臘雪緣何喜,春工屬此興。宿苗沾潤足,盭氣滌除仍。亂舞隨空遠,輕黏徹體凝。漫天紛糝玉,極目皎鋪繒。帶雨聲初急,摶風勢轉增。危檐飄邃幕,疏屋灑寒燈。瑟縮鴉棲怯,跳梁犬力勝。須臾平坎窞,頃刻沒畦塍。梅李看山木,瓊瑤數塔層。寢眠寧有道,賦詠愧非能。郭履愁離席,孫窗但枕肱。凍從金井水,清挹玉壺冰。銀闕何勞問,云臺取次登。漁蓑真好畫,柳絮足多稱。栗冽驚殘歲,凄其憶舊明。戴君聊欲訪,郢唱忽難應。綺席交銀燭,清河映玉繩。詩成凌鮑謝,酒飲竭淄澠。天朗醒孤鶴,風高激怒鵬。齊宮初入夢,曉鼓數聲鼟。
廖剛(1070-1143),字用中,號高峰居士,北宋順昌謨武人。少時從學理學家楊時,成就了廖剛“道南高弟,紹興名臣”的美名。廖剛一生親歷兩朝榮辱興衰,歷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書。他持身立朝,憂國愛民,對外力主抗敵御侮、對內全力慰撫百姓;他剛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檜等奸邪沮氣。廖剛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揚于千古,為世代所贊頌。 ...
廖剛。 廖剛(1070-1143),字用中,號高峰居士,北宋順昌謨武人。少時從學理學家楊時,成就了廖剛“道南高弟,紹興名臣”的美名。廖剛一生親歷兩朝榮辱興衰,歷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書。他持身立朝,憂國愛民,對外力主抗敵御侮、對內全力慰撫百姓;他剛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檜等奸邪沮氣。廖剛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揚于千古,為世代所贊頌。
新開嶺行。明代。楊慎。 廢丘關前榛莽積,新開嶺上煙嵐辟。新途古道太多岐,瞑色荒煙帶征客。岸下寒江流水碧,崖畔霜林楓葉赤。日暮畏行豺虎陌,松燈苣火投孤驛。北渚鳴鼉應遠更,南巒哀猿響終夕。
題湖上廢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過鄖鄉寒食日。宋代。張嵲。 蒼茫云樹渺相迎,山縣燒余祗故城。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寄王蘇州。明代。謝榛。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壯心懸。石頭云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后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念奴嬌。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當日跨鳳偕歸,玉尊雙飲,笑語篷窗倚。一綠鴛波依舊好,誰念羈禽身世。帝子貞筠,靈均香草,況是埋憂地。楚騷歌罷,水天何限愁思。
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