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斧琢朣朧,團欒覆石鐘。連絡青云根,點注碧蘚封。
補天記女媧,移山詫愚公。當年偶遺漏,墮此草莽中。
奇礓久淪蟄,化出金仙宮。老僧慣見之,笑視瓦礫同。
礪角戲烏犍,迸火敲青童。摩挲問亡恙,千歲今一逢。
堂堂張茂先,扣以蜀井桐。噌吰振林莽,叱吸萬竅風。
澒洞眾壑滿,吼徹九地通。狂奔竄幽魅,驚怒拔老龍。
豐山霜露零,彭蠡波浪舂。一鳴固有待,寸筳那得攻。
水曹筆五色,東序羅笙鏞。辟易四坐傾,蹴蹋萬馬空。
偉茲抱奇音,伴我窺靈蹤。賦詩乃不如,露草號秋蟲。
游鐘石寺問名寺之因緣老僧指門旁石如覆鐘狀賦詩一首邀何襲明登仕同賦。宋代。孫覿。 月斧琢朣朧,團欒覆石鐘。連絡青云根,點注碧蘚封。補天記女媧,移山詫愚公。當年偶遺漏,墮此草莽中。奇礓久淪蟄,化出金仙宮。老僧慣見之,笑視瓦礫同。礪角戲烏犍,迸火敲青童。摩挲問亡恙,千歲今一逢。堂堂張茂先,扣以蜀井桐。噌吰振林莽,叱吸萬竅風。澒洞眾壑滿,吼徹九地通。狂奔竄幽魅,驚怒拔老龍。豐山霜露零,彭蠡波浪舂。一鳴固有待,寸筳那得攻。水曹筆五色,東序羅笙鏞。辟易四坐傾,蹴蹋萬馬空。偉茲抱奇音,伴我窺靈蹤。賦詩乃不如,露草號秋蟲。
孫覿dí(1081~1169)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孫覿為人依違無操,早年附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后復阿諛萬俟卨,謗毀岳飛,《宋史》無傳。孫覿善屬文,尤長四六。著有《鴻慶居士集》、《內簡尺犢》傳世。 ...
孫覿。 孫覿dí(1081~1169)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孫覿為人依違無操,早年附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后復阿諛萬俟卨,謗毀岳飛,《宋史》無傳。孫覿善屬文,尤長四六。著有《鴻慶居士集》、《內簡尺犢》傳世。
送嚴藕漁宮允還梁溪 其二。清代。屈大均。 珥筆蓬萊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莫恨蛾眉短,須愁蘭佩馨。金螭東畔立,可許一沉冥。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黃山登飛來石以觀西海群峰有感賦此。。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不然駿奔無空闊,未肯俯首就車轅。天府倘如此,塵寰可知己。黃鐘毀棄瓦釜鳴,蟬翼為重千鈞輕。舐痔讒人競結駟,正色直士長徒行。石兮石兮,君莫太息。雄雞一聲,云開曉色。朝收西海群峰茫茫之元氣,暮送六龍金車冉冉去西極。東向坐兮南面王,宮扇開兮錦屏張。時興云而為雨,亦凝露以成霜。或徙倚乎石柱,或偃臥于石床;或矯首以舒嘯,或白眼而舉觴。吁嗟乎,聞道蒼天有罅待君補,云何熟視若無睹。況復天闕爾故宇,新歡舊怨那足數。此間樂,不思蜀。劫后身,泯榮辱。百歲光陰等浮漚,江水無情自東流,爾獨何故兮而預他人謀。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其八。清代。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謝白樂天招。。韜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種金蓮。白云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
次韻解安卿石假山。元代。程鉅夫。 夜瞻光怪晝生輝,數尺嵌巖舊見稀。欲獻楚王憂刖足,怕逢織女誤支機。斜當明月偏宜照,近逼紅塵不敢飛。中慶堂中蓬島客,相看不覺戀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