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背向,勝游不長絕。聞公樂郊行,慷慨矜歲月。
東山翠屏秀,盧水寒玉直。尚有昔來人,借問寧異昔。
菱蕖亂幽芳,梧竹凝茂陰。始知秋意高,詎厭徂歲深。
因宜付樂妨,大巧當不為。島魚皆自歡,賢者能勿違。
華堂庇深沉,皋壤極虛曠。清池湛明輝,寒郊無近響。
公來會旌旆,公晏盛笳鼓。魯酒若醍醐,齊謳艷巴楚。
采芹自胥樂,食葚懷好音。因成池上篇,為想思歸吟。
和原甫鄆州樂郊詩。宋代。劉攽。 人事有背向,勝游不長絕。聞公樂郊行,慷慨矜歲月。東山翠屏秀,盧水寒玉直。尚有昔來人,借問寧異昔。菱蕖亂幽芳,梧竹凝茂陰。始知秋意高,詎厭徂歲深。因宜付樂妨,大巧當不為。島魚皆自歡,賢者能勿違。華堂庇深沉,皋壤極虛曠。清池湛明輝,寒郊無近響。公來會旌旆,公晏盛笳鼓。魯酒若醍醐,齊謳艷巴楚。采芹自胥樂,食葚懷好音。因成池上篇,為想思歸吟。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
劉攽。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
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城中答王東村家元孝送歸中洲草堂之作兼示二三同志。明代。陳子升。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雜興 其九。明代。邱云霄。 側觀陰陽秘,屈信理相干。綿綿遞靈化,感應固無端。日燠繼以陰,急流生回瀾。時至拙為巧,數窮賢亦難。達人貴順動,直當生死關。
燭影搖紅 除夕。清代。徐釚。 隔歲東風,預欺旅鬢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十萬笙歌,繁華自趁江潮發。椒盤歲歲憶團圞,剪燭頻移榻。那管今宵帳冷,真辜負、爆聲喧熱。定香橋下,囑付雙魚,替傳錦札。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近現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
四用前韻酬達夫 其九。宋代。劉弇。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