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氣輕天下,高情到古人。銜杯曼卿放,下筆老坡神。
時論誰優劣,人材自屈伸。窮愁須理遣,不必淚沾巾。
憶之純 其三。金朝。王若虛。 俊氣輕天下,高情到古人。銜杯曼卿放,下筆老坡神。時論誰優劣,人材自屈伸。窮愁須理遣,不必淚沾巾。
(1174—1243)金藁城人,字從之,號慵夫。章宗永安二年經義進士。調鄜州錄事,歷著作佐郎、平涼府判官,累官翰林直學士。金亡北歸。論詩文主張辭達理順,反對險怪雕琢。有《慵夫集》、《滹南遺老集》。 ...
王若虛。 (1174—1243)金藁城人,字從之,號慵夫。章宗永安二年經義進士。調鄜州錄事,歷著作佐郎、平涼府判官,累官翰林直學士。金亡北歸。論詩文主張辭達理順,反對險怪雕琢。有《慵夫集》、《滹南遺老集》。
和閩帥。宋代。許應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新鑿南湖接海潮,油幢領客泛蘭橈。那知半夜雨聲急,卻放新晴物色饒。盡日登臨陪步武,高談灑落挹風標。陽春白雪真難和,泚筆惟書道路謠。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遺太白山人方舄歌。明代。鄭善夫。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低五岳,小六州,游汗漫,三千秋。更欲乘風觀十洲,掉頭太白山悠悠。饑餐聚窟霞,渴飲清海漚。赤霄九萬去一息,戾止豈負樊籠憂。漢網恢恢羽獵愁,雙鳧雙鳧何處求。我亦從今理風翼,覓汝于昆崙頂上之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