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莊宗行樂
寵教坊荷葉杯,踏金頂蓮花爨;常忘了治國心,背記了《謁食酸》。鏡新磨無端,把李天下題名兒喚。但傳喧聲口賴里喘。教得些年小的宮娥都唱,喜春來和風漸暖。
【梁州】聽得那靜鞭響燋燋聒聒,聽得杖鼓鳴恰早喜喜歡歡。近著那獨楊宮創蓋一座宜春館。則這是治梨園的周武,掌樂府的齊桓。向三垂崗左右、湖柳坡周遭,則見沙場上白骨漫漫,別人見心似錐剜。那里也石敬瑭前部先鋒,周德威行營的總管?那里也二皇兄樂樂停鑒?這社稷則是覆盆磽梁江山,生紐做宋天下,結髦兒是狗家疃,投至剎了朱溫、壞了黃巢、占得汴梁、剛得那半載兒忄匆寬。
【隔尾三煞】不肯省刑法、薄稅斂、新條款,每每殢酒色、戀徘優,恣淫亂。國政民修心無叛,可惜英君十三,上石門寺里保駕,朱節兒鎮謀十五載,朝屬梁,暮屬晉,剛掙揣得個散令伶官。
【二】內藏院本三千段,抹上搽炭數百般,愿求在坐一席歡。天子龍袍扇面兒也待團圞,貫金線細沿伴。它那里顫顫巍巍帶著一頂爨巾,知它是何代衣冠。
【尾】遲和疾內藏庫內無了歪鏝;早晚,尚書省散了些火伴。守下次的官家等交攙,做雜劇那院酸,拴些艷段。我則怕長朝殿里勾欄兒做不滿。
【南呂】一枝花 詠莊宗行樂。元代。馬致遠。 詠莊宗行樂寵教坊荷葉杯,踏金頂蓮花爨;常忘了治國心,背記了《謁食酸》。鏡新磨無端,把李天下題名兒喚。但傳喧聲口賴里喘。教得些年小的宮娥都唱,喜春來和風漸暖。【梁州】聽得那靜鞭響燋燋聒聒,聽得杖鼓鳴恰早喜喜歡歡。近著那獨楊宮創蓋一座宜春館。則這是治梨園的周武,掌樂府的齊桓。向三垂崗左右、湖柳坡周遭,則見沙場上白骨漫漫,別人見心似錐剜。那里也石敬瑭前部先鋒,周德威行營的總管?那里也二皇兄樂樂停鑒?這社稷則是覆盆磽梁江山,生紐做宋天下,結髦兒是狗家疃,投至剎了朱溫、壞了黃巢、占得汴梁、剛得那半載兒忄匆寬。【隔尾三煞】不肯省刑法、薄稅斂、新條款,每每殢酒色、戀徘優,恣淫亂。國政民修心無叛,可惜英君十三,上石門寺里保駕,朱節兒鎮謀十五載,朝屬梁,暮屬晉,剛掙揣得個散令伶官。【二】內藏院本三千段,抹上搽炭數百般,愿求在坐一席歡。天子龍袍扇面兒也待團圞,貫金線細沿伴。它那里顫顫巍巍帶著一頂爨巾,知它是何代衣冠。【尾】遲和疾內藏庫內無了歪鏝;早晚,尚書省散了些火伴。守下次的官家等交攙,做雜劇那院酸,拴些艷段。我則怕長朝殿里勾欄兒做不滿。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馬致遠。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同孟守出溪亭視漲和嚴解元韻。宋代。韓淲。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游。蠶桑時候將何望,燕麥風前信隱憂。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澤居。宋代。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書。此際自應還往絕,本無心與俗人疏。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宋代。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短發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黃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欲試煙波釣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
西城晚眺。。黃克晦。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水帶平蕪雙鳥下,云連遠寺一僧歸。深杯未覺黃昏盡,漁火遙生垂釣磯。
山居七詠題畫送周伯陽 其五 九曲山。明代。張羽。 竹林路陰陰,尋幽不覺深。不比羊腸坂,空傷行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