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小隱
老翁婆娑處,清風安樂窩,十二闌干錦繡坡。多,好山橫翠蛾。蘭舟過,月明聞棹歌。
采蓮女
小玉移蓮棹,阿瓊橫玉簫,貪看荷花過斷橋。搖,柳枝學弄瓢。人爭笑,翠絲抓鳳翹。
秋望
白發三千丈,畫樓十二闌,鷗鷺翩翩逐往還。山,淡云秋樹間。蘆花岸,釣船沙上灘。
湖堤春日
院宇綠楊樹,酒旗紅杏村,一片棠梨蘇小墳。春,水邊多麗人。鶯花陣,玉驄嘶錦云。
【南呂】金字經 湖上小隱老。元代。張可久。 湖上小隱老翁婆娑處,清風安樂窩,十二闌干錦繡坡。多,好山橫翠蛾。蘭舟過,月明聞棹歌。采蓮女小玉移蓮棹,阿瓊橫玉簫,貪看荷花過斷橋。搖,柳枝學弄瓢。人爭笑,翠絲抓鳳翹。秋望白發三千丈,畫樓十二闌,鷗鷺翩翩逐往還。山,淡云秋樹間。蘆花岸,釣船沙上灘。湖堤春日院宇綠楊樹,酒旗紅杏村,一片棠梨蘇小墳。春,水邊多麗人。鶯花陣,玉驄嘶錦云。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棧道雜詩 其四。清代。李元滬。 全身裹翠微,重霧苦侵衣。棧騎隨猱掛,山泉學弩飛。二分懸足窄,九折入云飛。無酒澆徒御,誰家白板扉。
題李太白像。明代。陳子升。 詞林鳥歸鳳,千載想斯人。恩向汾陽重,情連云夢親。少陵非匹敵,小謝契精神。甚矣吾衰也,時無賀季真。空然對遺像,文采映千春。
魚皮。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題王晉卿所藏鄭虔著色山水圖。宋代。曾肇。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里,尚記麻源谷口山。
抱膝吟。。于石。 治亂古來有,英雄今豈無。人情云聚散,世態草榮枯。事定見天理,時艱識丈夫。山川渺何許,煙雨暗平蕪。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