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花時。臨風渺予思。厭春妍、紅嬌綠姹,鉛花只恁輕施。濕模糊、難描樹影,白**、盡改松姿。裙濺冰泥。鞋翻粉印,浣紗人倦洗胭脂。青山老、丹移玉井,何處葛公祠。斷橋外、頻催畫槳,誤擊瓊枝。憶當年、阿蘇小小,鸞簫能品參差。紫云娘、雙歌獻酒,綠蓑翁、獨釣成詩。樓殿搖空,管弦作市,樂天有句寄微之。觀未足,朱簾盡卷,情怕雨絲絲。誰呵手、戧金紅上,裝個獅兒。
綠頭鴨 湖上遇雪,再用前韻。元代。張可久。 勝花時。臨風渺予思。厭春妍、紅嬌綠姹,鉛花只恁輕施。濕模糊、難描樹影,白**、盡改松姿。裙濺冰泥。鞋翻粉印,浣紗人倦洗胭脂。青山老、丹移玉井,何處葛公祠。斷橋外、頻催畫槳,誤擊瓊枝。憶當年、阿蘇小小,鸞簫能品參差。紫云娘、雙歌獻酒,綠蓑翁、獨釣成詩。樓殿搖空,管弦作市,樂天有句寄微之。觀未足,朱簾盡卷,情怕雨絲絲。誰呵手、戧金紅上,裝個獅兒。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宋代。楊萬里。 人家具慶已燕喜,人家重慶更奇偉。宜春臺上賢治中,妙齡斫桂廣寒宮。親年九十身六二,芝蘭玉樹森庭砌。上堂彩衣稱壽觴,下堂繡口喧雪窗。紫樞相公喜,祥大書壽衍。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病中驚雨起作二首 其二。。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詠史五首其四·商人。宋代。范仲淹。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天重造帝王基。子孫何事為炮烙,不念嘻吁祝網時。
送方彥卿南歸用蘇東坡送李方叔韻 其三。明代。祁順。 平生養親知愛日,片心純孝誰能識。別來三載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顏色。古言親在不遠游,侍養有違人子責。我懷圣善未許歸,寸草難報三春德。送行迢遞指粵川,白云飛度青山前。憑君遠寄殷勤意,為謝萱闈鶴發仙。
漳浦黃忠烈公夫人蔡氏寫生畫卷詩十首 其二。唐代。全祖望。 巋巋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大滌洞天,時雨沾益。雖復桃李,亦生骨力。書帶環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脈。函杖之陰,女貞所宅。接葉交柯,寒芒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