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酸齋解嘲
君王曾賜瓊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懶入編修院。紅錦箋,白苧篇,黃柑傳。
學會神仙,參透詩禪。厭塵口囂,絕名利,近林泉。天臺洞口,地肺山前。
學煉丹,同貨墨,共談玄。興飄然,酒家眠。洞花溪鳥結姻緣,被我瞞他四十年,海天秋月一般圓。
楊駒兒墓園
莓苔生滿蒼云徑,人去小紅亭,題情猶是酸齋贈。我把那詩韻賡,書畫評,欄干憑。
茶灶塵凝,墨水冰生。掩幽扃,懸瘦影,伴孤燈。琴已亡伯牙,酒不到劉伶。
策短藤,乘景,放吟情。寫新聲,寄春鶯。明年來此賞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靜,小樓風雨共誰聽?
【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為酸齋解嘲。元代。張可久。 為酸齋解嘲君王曾賜瓊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懶入編修院。紅錦箋,白苧篇,黃柑傳。學會神仙,參透詩禪。厭塵口囂,絕名利,近林泉。天臺洞口,地肺山前。學煉丹,同貨墨,共談玄。興飄然,酒家眠。洞花溪鳥結姻緣,被我瞞他四十年,海天秋月一般圓。楊駒兒墓園莓苔生滿蒼云徑,人去小紅亭,題情猶是酸齋贈。我把那詩韻賡,書畫評,欄干憑。茶灶塵凝,墨水冰生。掩幽扃,懸瘦影,伴孤燈。琴已亡伯牙,酒不到劉伶。策短藤,乘景,放吟情。寫新聲,寄春鶯。明年來此賞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靜,小樓風雨共誰聽?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次李參政省中獨坐韻。明代。張以寧。 畫省晝岑寂,坐來風葉鳴。雨晴鳷鵲觀,秋滿鳳凰城。許國丹心在,懷鄉白發生。所慚無寸補,載筆直承明。
訴衷情·茫茫云海浩無邊。宋代。趙師俠。 茫茫云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雪后登歌風臺示沛令。。顧大申。 一劍收秦鹿,秋風萬里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后此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