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龕一衲足容身。禪林出定云生室,詩境行吟清入神。
瓶水不凝霞氣暖,石門長埽虎蹄新。只應煨芋燒茶外,乞火時時到寺鄰。
冰雪庵為衡岳北山上人賦。元代。張翥。 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龕一衲足容身。禪林出定云生室,詩境行吟清入神。瓶水不凝霞氣暖,石門長埽虎蹄新。只應煨芋燒茶外,乞火時時到寺鄰。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武功阻雨呈康德涵狀元三首 其三。明代。鄭岳。 關輔多英俊,掄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語,細雨濕征衫。絕粒離煙火,行空脫轡銜。西歸仍有約,拉我訪云巖。
秋懷。唐代。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景州城外。。俞得鯉。 曲路重關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漢,古樹層臺薄晚煙。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