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車如水轡如絲,望入金河欲曙時。萬里山川環拱抱,九天宮闕起參差。
風林泥泥秋多露,野淀棱棱曉有澌。三十馀年觀國愿,白頭今日到京師。
早發潞陽驛。元代。張翥。 征車如水轡如絲,望入金河欲曙時。萬里山川環拱抱,九天宮闕起參差。風林泥泥秋多露,野淀棱棱曉有澌。三十馀年觀國愿,白頭今日到京師。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已亥雜詩 11。清代。龔自珍。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