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于朝。后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 ...
趙令畤。 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于朝。后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
送何憲行部趣其早還。宋代。王十朋。 九郡饑民望使軺,陽春有腳不辭遙。更須速返鄱君國,莫遣詩筒久寂寥。
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其七。唐代。朱長文。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垂簾。清代。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