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恒持萬里見,若與一室謀。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皇明所照燭,獷強悉恬柔。
緬懷國利器,爵祿乃戈矛。稍乖銓鑒宗,將貽繭絲憂。
況提天官書,往即外府籌。考擇命詞臣,得無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見謂能言流。受詞別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辭夜直,出門戒晨騶。選林古所難,此事若冥搜。
豈無甲乙簿,珠礫同一收。施施處士議,勞勞城者謳。
太史制褒貶,在子用春秋。將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見,斯民庶其瘳。得結數十輩,參錯置邊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吾徒分阸遠,被服在林丘。
文子方寓直翰林數日即以使往云南典選詩用識別。元代。柳貫。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恒持萬里見,若與一室謀。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皇明所照燭,獷強悉恬柔。緬懷國利器,爵祿乃戈矛。稍乖銓鑒宗,將貽繭絲憂。況提天官書,往即外府籌。考擇命詞臣,得無慎其由。翰林文夫子,見謂能言流。受詞別知友,大斗釂不酬。襆被辭夜直,出門戒晨騶。選林古所難,此事若冥搜。豈無甲乙簿,珠礫同一收。施施處士議,勞勞城者謳。太史制褒貶,在子用春秋。將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循吏果再見,斯民庶其瘳。得結數十輩,參錯置邊陬。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吾徒分阸遠,被服在林丘。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柳貫。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尹樓巖久留華亭。宋代。朱南杰。 風雷昨夜揭窗紗,未信樓巖不憶家。和靖山頭春到了,莫因尋鶴負梅花。
昆侖頂上放歌。。馮其庸。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題扇二十四首。宋代。曹勛。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讀書知要。明代。鐘芳。 善學無如善讀書,莫耽買櫝委明珠。天人條貫歸皇極,墳典精華是道腴。駿失轡銜馳愈放,車攢輪輻運常虛。晚年涵泳多滋味,倚杖林塘樂有馀。
題浯溪。宋代。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君父恩重臣子輕,功至彌天皆分內。靈武猶言權濟經,京師何忍小間大。南內起居不遑安,西宮晨夕無聊賴。不沒其實豫章公,言者無罪聞足戒。元結但持歸美心,為尊者諱誰獨怪。歸美為頌刺為雅,四詩義各有攸在。一出春秋雅頌中,兩忘人我是非外。朅來獨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垂去更解未艾紛,石上有壁聊一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