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隴坻天西壁,御史嚴行八十驛。風驚大鹵幕初乾,雪重穹廬寒未釋。
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鯨鯢既戮海為清,蜂蠆雖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盡洗民痍轉疲劇。當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宮受圖籍。
暉暉陽曜燭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脈。周公方宏治外規,汲黯豈負居中責。
固謂真儒識邊瑣,徑煩拂士迂朝跡。可能高戴觸邪冠,不使橫飛征蜀檄。
君行萬里從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副藏待子馬遷書,重贈慚余繞朝策。
歸與空腹貯昆崙,從此南風談禹畫。
送馬伯庸御史出使河隴。元代。柳貫。 河湟隴坻天西壁,御史嚴行八十驛。風驚大鹵幕初乾,雪重穹廬寒未釋。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鯨鯢既戮海為清,蜂蠆雖微尾含螫。急宣圣德慰荒遐,盡洗民痍轉疲劇。當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宮受圖籍。暉暉陽曜燭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脈。周公方宏治外規,汲黯豈負居中責。固謂真儒識邊瑣,徑煩拂士迂朝跡。可能高戴觸邪冠,不使橫飛征蜀檄。君行萬里從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副藏待子馬遷書,重贈慚余繞朝策。歸與空腹貯昆崙,從此南風談禹畫。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柳貫。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探春令·雕墻風定。宋代。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釋正覺。 妙而不有,空而不無。坐寒床下板,步轉劫前壺。返色光初發,知音德不孤。流長信是盈科水,盤走端如受影珠。
桂軒辭二章 其一。元代。楊維楨。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
題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明代。陸深。 海上會看云,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