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隴坻天西壁,御史嚴行八十驛。風驚大鹵幕初乾,雪重穹廬寒未釋。
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鯨鯢既戮海為清,蜂蠆雖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盡洗民痍轉疲劇。當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宮受圖籍。
暉暉陽曜燭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脈。周公方宏治外規,汲黯豈負居中責。
固謂真儒識邊瑣,徑煩拂士迂朝跡。可能高戴觸邪冠,不使橫飛征蜀檄。
君行萬里從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副藏待子馬遷書,重贈慚余繞朝策。
歸與空腹貯昆崙,從此南風談禹畫。
送馬伯庸御史出使河隴。元代。柳貫。 河湟隴坻天西壁,御史嚴行八十驛。風驚大鹵幕初乾,雪重穹廬寒未釋。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鯨鯢既戮海為清,蜂蠆雖微尾含螫。急宣圣德慰荒遐,盡洗民痍轉疲劇。當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宮受圖籍。暉暉陽曜燭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脈。周公方宏治外規,汲黯豈負居中責。固謂真儒識邊瑣,徑煩拂士迂朝跡。可能高戴觸邪冠,不使橫飛征蜀檄。君行萬里從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副藏待子馬遷書,重贈慚余繞朝策。歸與空腹貯昆崙,從此南風談禹畫。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柳貫。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陌上暮春。明代。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園韻 其十九。。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南村雜興次韻陶九成十首 其八。。董紀。 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錦江。囀枝花底鳥,吠竇月中厖。魚罧通西泖,茶煙起北窗。許多幽隱趣,不讓鹿門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