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梢溜雨濕春泥,花底縈愁兩燕低。小院玉箏檀柱冷,楚云凝夢上安西。
楚云曲。元代。彭炳。 花梢溜雨濕春泥,花底縈愁兩燕低。小院玉箏檀柱冷,楚云凝夢上安西。
建寧崇安人,字元亮。留心經(jīng)學(xué),詩效陶、柳,喜與海內(nèi)豪杰交往。駙馬烏谷遜事以師禮。順帝至正中征為端木說書,不就。有《元亮集》。 ...
彭炳。 建寧崇安人,字元亮。留心經(jīng)學(xué),詩效陶、柳,喜與海內(nèi)豪杰交往。駙馬烏谷遜事以師禮。順帝至正中征為端木說書,不就。有《元亮集》。
紀事十一首 其三。近現(xiàn)代。趙熙。 海風(fēng)吹處盡浮云,月蝕瑤臺色色昏。誰識卅年辛苦力,老來含淚入斯門。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dāng)。數(shù)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宋代。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fēng)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題舒溪漁隱卷二首 其二。明代。張弼。 春水桃花雙鯉魚,老姜新酒付行廚。丁寧童子休輕剖,甫里先生恐寄書。
淮安路教謝西溪己丑二月飲疊山于敬義堂有詩。元代。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合上燕臺為上宰,暫勞楚泮領(lǐng)諸生。沉吟敬義堂中句,莫贖豪狂禰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