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峰頂寺,長憶舊游時。云暝鶴歸急,山深月到遲。
亂藤懸雨壁,壞帛掛風枝。終亦攜瓶錫,相從支遁師。
寄中峰長老。元代。善住。 中峰峰頂寺,長憶舊游時。云暝鶴歸急,山深月到遲。亂藤懸雨壁,壞帛掛風枝。終亦攜瓶錫,相從支遁師。
元僧。字無住,號云屋。嘗居吳郡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挺、虞集、宋無諸人相倡和。工詩。為元代詩僧之冠。有《谷響集》。 ...
善住。 元僧。字無住,號云屋。嘗居吳郡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挺、虞集、宋無諸人相倡和。工詩。為元代詩僧之冠。有《谷響集》。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大名客舍。元代。曹伯啟。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送王本一如遼陽。明代。邊貢。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里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重關復嶺狼煙接,暮雨朝云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干戈。
南岳道中二首。宋代。汪元量。 夜來大醉別衡陽,今日長吟下楚湘。翠藻青蘋魚市井,白蘋紅蓼雁家鄉。江云起處蒙蒙濕,山雨來時陣陣涼。欹枕不禁肝肺熱,汪然流涕惜興亡。
摸魚兒十五首 其七。清代。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燕支塢,坐領滿身香露,壽觴歡進無數。醉來可憶長安陌,二月街頭賣處。將母去、至樂在,田園此事教人妒。好春遮獲,索半臂偎寒,紅妝舉燭,續撰遂初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