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風捲白頭波,北渚云深帝子過。欲采瓊芳渡江去,翠衫輕薄曉寒多。
題張氏風竹圖。元代。陳旅。 湘江風捲白頭波,北渚云深帝子過。欲采瓊芳渡江去,翠衫輕薄曉寒多。
(1288—1343)元興化莆田人,字眾仲。幼孤,篤志于學,不以生業為務。以薦為閩海儒學官。游京師,虞集見其文,稱其博學多聞。薦除國子助教。出為江浙儒學副提舉。順帝至正初,累官國子監丞卒。有《安雅堂集》。 ...
陳旅。 (1288—1343)元興化莆田人,字眾仲。幼孤,篤志于學,不以生業為務。以薦為閩海儒學官。游京師,虞集見其文,稱其博學多聞。薦除國子助教。出為江浙儒學副提舉。順帝至正初,累官國子監丞卒。有《安雅堂集》。
夜寒起坐待旦。宋代。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野望。宋代。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九。明代。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贈維揚故人。唐代。徐鉉。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故人相見重凄涼。樓臺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驛路長。莫怪臨風惆悵久,十年春色憶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