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群山囿,仙丘倚太霞。上清分亢爽,南谷抱谽谺。
臺觀黃瓊宅,林巒赤虎家。天池開寶鑒,日井射金砂。
桂霣秋巖粟,桃烘曉岸葩。泉香通美竹,云液嫩靈芽。
俯澗松偏潤,緣崖徑自斜。幽亭宜水繞,晴閣受嵐遮。
神舄丹扃秘,玄關紫氣賒。石橋留月色,銀浦渺皇華。
愿解延陵劍,終乘博望槎。臨風一邂逅,食我棗如瓜。
南山詩。元代。陳旅。 江左群山囿,仙丘倚太霞。上清分亢爽,南谷抱谽谺。臺觀黃瓊宅,林巒赤虎家。天池開寶鑒,日井射金砂。桂霣秋巖粟,桃烘曉岸葩。泉香通美竹,云液嫩靈芽。俯澗松偏潤,緣崖徑自斜。幽亭宜水繞,晴閣受嵐遮。神舄丹扃秘,玄關紫氣賒。石橋留月色,銀浦渺皇華。愿解延陵劍,終乘博望槎。臨風一邂逅,食我棗如瓜。
(1288—1343)元興化莆田人,字眾仲。幼孤,篤志于學,不以生業(yè)為務。以薦為閩海儒學官。游京師,虞集見其文,稱其博學多聞。薦除國子助教。出為江浙儒學副提舉。順帝至正初,累官國子監(jiān)丞卒。有《安雅堂集》。 ...
陳旅。 (1288—1343)元興化莆田人,字眾仲。幼孤,篤志于學,不以生業(yè)為務。以薦為閩海儒學官。游京師,虞集見其文,稱其博學多聞。薦除國子助教。出為江浙儒學副提舉。順帝至正初,累官國子監(jiān)丞卒。有《安雅堂集》。
知府黃龍圖。宋代。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高陽。清代。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水鄉(xiāng)曲折疑無路,又花隨柁尾,轉個彎頭。謝了緋桃,二分春色全休。短蓬移入香深處,載新詩、不載閒愁。好溪山,除卻西湖,一半句留。
新雷。明代。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鵲橋仙。清代。奕繪。 輕雷挾雨,流云欺月,彩鳳身無雙翼。銀河安得好風吹,不相見、不如不識。人間路杳,天邊期近,望斷燕南趙北。癡牛呆女盼終年,只一日、相逢難得。
滎陽道中九首 其六。明代。薛瑄。 一上河濆眼界寬,秋風禾黍動秋山。敖倉甬道不知處,唯見孤云自往還。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唐代。杜甫。 南紀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蠻夷長老怨苦寒,昆侖天關凍應折。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補地裂。晚來江門失大木,猛風中夜吹白屋。天兵斷斬青海戎,殺氣南行動坤軸,不爾苦寒何太酷。巴東之峽生凌凘,彼蒼回軒人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