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趙氏子,早歲遭艱虞。骨肉不相保,萬國為囚俘。
釋縛燕趙間,遂為鄭家奴。蕩蕩天宇闊,亹亹日月徂。
轉瞬四十年,朝夕勞且劬。主翁豈無恩,不得齊民俱。
主翁父子沒,悉力持且扶。有客南昌來,解后談厥初。
問知家中事,五內猶摧刳。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馀。
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漣如。委曲陳其情,愿母哀其愚。
主母為之悲,暫許奉康娛。星言整去裝,策馬登長途。
山川日以異,旬朔奄相踰。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廬。
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于。慟哭父兄前,鄰里皆欷歔。
生者幸少慰,死者歸黃壚。主恩不可忘,母養不可虛。
黽勉與母辭,復返鄭氏居。主母驚且喜,左右咸歡呼。
趙子令至前,授以咫尺書。汝孝通神明,汝義薄天衢。
永為故鄉民,汝去初躊躇。趙子再拜謝,灑血滿襟裾。
主恩一未報,何用早歸歟。主翁積忠勞,封謚焉可無。
穹碑表墓畢,逝將還故墟。主翁有遺嗣,無罪倏見誅。
奮身伏王庭,誓死訴冤誣。白日回其光,天道劃昭蘇。
豈獨全鄭門,高風動皇都。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蕪。
安知磊落人,淪此氓隸徒。飛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閭。
郁郁文獻邦,盛事映梅徐。母壽涉千齡,聞有駟馬車。
吾聞善必報,此理天不渝。我作忠孝詩,永激頑懦夫。
趙一德季潤忠孝詩。元代。程鉅夫。 南昌趙氏子,早歲遭艱虞。骨肉不相保,萬國為囚俘。釋縛燕趙間,遂為鄭家奴。蕩蕩天宇闊,亹亹日月徂。轉瞬四十年,朝夕勞且劬。主翁豈無恩,不得齊民俱。主翁父子沒,悉力持且扶。有客南昌來,解后談厥初。問知家中事,五內猶摧刳。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馀。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漣如。委曲陳其情,愿母哀其愚。主母為之悲,暫許奉康娛。星言整去裝,策馬登長途。山川日以異,旬朔奄相踰。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廬。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于。慟哭父兄前,鄰里皆欷歔。生者幸少慰,死者歸黃壚。主恩不可忘,母養不可虛。黽勉與母辭,復返鄭氏居。主母驚且喜,左右咸歡呼。趙子令至前,授以咫尺書。汝孝通神明,汝義薄天衢。永為故鄉民,汝去初躊躇。趙子再拜謝,灑血滿襟裾。主恩一未報,何用早歸歟。主翁積忠勞,封謚焉可無。穹碑表墓畢,逝將還故墟。主翁有遺嗣,無罪倏見誅。奮身伏王庭,誓死訴冤誣。白日回其光,天道劃昭蘇。豈獨全鄭門,高風動皇都。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蕪。安知磊落人,淪此氓隸徒。飛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閭。郁郁文獻邦,盛事映梅徐。母壽涉千齡,聞有駟馬車。吾聞善必報,此理天不渝。我作忠孝詩,永激頑懦夫。
程鉅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諱,改用字代名,號雪樓,又號遠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屬湖北)。元朝名臣、文學家。程鉅夫少與吳澄同門。南宋末年,隨叔父降元,入為質子。因受元世祖賞識,累遷至集賢直學士,并參與編修《成宗實錄》、《武宗實錄》。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贈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號“文憲”。程鉅夫歷事四朝,為當時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詩亦磊落俊偉。有《雪樓集》三十卷。 ...
程鉅夫。 程鉅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諱,改用字代名,號雪樓,又號遠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屬湖北)。元朝名臣、文學家。程鉅夫少與吳澄同門。南宋末年,隨叔父降元,入為質子。因受元世祖賞識,累遷至集賢直學士,并參與編修《成宗實錄》、《武宗實錄》。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贈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號“文憲”。程鉅夫歷事四朝,為當時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詩亦磊落俊偉。有《雪樓集》三十卷。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麻姑山詩。宋代。呂南公。 朱欄跨略彴,孤絕東山口。不見客忘歸,華標字如斗。軒軒六龍轡,不醉云間酒。何以贈游人,松聲雜鳴溜。
宿宛陵書院。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當時多渾成,豈必事精鍊。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郵傳。坐令詩道衰,花月動相眩。千載宛陵翁,惟我獨歆羨。翁詞最古雅,翁才亦豐贍。一代吟壇中,張主力不勌。遂使天地間,留此中興卷。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稱善。紛紜較唐宋,甄取失良賤。無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見。渺渺歲將夕,南來宛陵縣。頓首升翁堂,松竹猶眷眷。感慨撫陳跡,江水一再奠。我心夙景仰,我學誠襪線。上想三百篇,斯境復誰薦。
感阿富汗近況。近現代。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即事。元代。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暨陽懷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清代。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張魯世傳斗米術,驅疫乃以符水專。公能納民躋壽寓,豈藉符水為和扁。禹役庚辰益掌火,為民除害神圣傳。斬蛇赤帝行大澤,搏蛟孝侯入深淵。事本尋常不足怪,要皆一念為民堅。后堂拜母重母孝,大孝必得壽百年。先生應笑欒大輩,妄希白日能升天。世儒自是眼孔小,故神其說何責焉。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