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凝黯黮,曉雪墮縱橫。
騁巧穿窗牖,乘危集棟甍。
挾風潛作黨,雜霰暗分聲。
綴柳如欺弱,縈梅似妒清。
銀盤浮石出,縞帶逐車成。
增勢初堆岳,含光復灑瀛。
即卑猶避污,飄急未忘爭。
細度歌帷遠,斜侵舞袖輕。
試深筇屢擲,驗密手頻擎。
裹樹形披介,摧篁韻嘯笙。
堞遙迷睥睨,岸斷接坳泓。
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
陵鋪看象斗,庭積羨猊獰。
林寒催雀聚,檐白誤雞鳴。
浪走兒應喜,狂號犬自驚。
照曜連金闕,微茫混玉京。
烏輪埋欲沒,鰲極壓將傾。
獻歲先期見,豐祥此日呈。
及時銷癘疫,潤物達萌生。
列賀喧朝貴,騰歡沸野甿。
第嫌災困約,仍訝助驕盈。
冷滟凌回騎,寒光媚飲觥。
風流梁苑宴,凄惻灞橋行。
亦有離鄉客,遠居邊海城。
底穿嗟履屣,路斷嘆門閎。
孰動乘舟興,誰憐臥寢情。
映書空舊習,授簡豈前榮。
倚望勞晨策,吟哦費夜檠。
枉煩歌玉樹,寧許媲璇英。
刻畫移群象,搜羅憊五兵。
身孤慚待伴,思沮詫羞明。
聊示輕微體,殷勤比贈瓊。
詠雪三十二韻贈友。元代。戴良。 暮云凝黯黮,曉雪墮縱橫。騁巧穿窗牖,乘危集棟甍。挾風潛作黨,雜霰暗分聲。綴柳如欺弱,縈梅似妒清。銀盤浮石出,縞帶逐車成。增勢初堆岳,含光復灑瀛。即卑猶避污,飄急未忘爭。細度歌帷遠,斜侵舞袖輕。試深筇屢擲,驗密手頻擎。裹樹形披介,摧篁韻嘯笙。堞遙迷睥睨,岸斷接坳泓。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陵鋪看象斗,庭積羨猊獰。林寒催雀聚,檐白誤雞鳴。浪走兒應喜,狂號犬自驚。照曜連金闕,微茫混玉京。烏輪埋欲沒,鰲極壓將傾。獻歲先期見,豐祥此日呈。及時銷癘疫,潤物達萌生。列賀喧朝貴,騰歡沸野甿。第嫌災困約,仍訝助驕盈。冷滟凌回騎,寒光媚飲觥。風流梁苑宴,凄惻灞橋行。亦有離鄉客,遠居邊海城。底穿嗟履屣,路斷嘆門閎。孰動乘舟興,誰憐臥寢情。映書空舊習,授簡豈前榮。倚望勞晨策,吟哦費夜檠。枉煩歌玉樹,寧許媲璇英。刻畫移群象,搜羅憊五兵。身孤慚待伴,思沮詫羞明。聊示輕微體,殷勤比贈瓊。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秋雨嘆十解。宋代。楊萬里。 霖霖滴滴未休休,不解教儂不白頭。卻把窮愁比秋雨,猶應秋雨少於愁。
送龍門宗人殿鳳山始祖墓還里。明代。何文繪。 衣冠禮拜出名家,嶺海重開寶樹花。聚會獨逢清夜月,淹留卻憶舊時華。銀河遠帶龍潭水,霄漢光浮鳳嶺霞。回首故鄉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陳曾壽。 我皇即位初,輔導資賢王。進賢宰相事,首舉講官良。妙選十二輩,劉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獨許侯文章。深心紀綱地,諷議回肝腸。稱嘆不去口,手撫霜髯長。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陰壬遂漸進,群兒攬天綱。張公起抗爭,嘔血去堂堂。啁啾見孤鳳,百憂瘏一吭。處人骨肉間,苦口非激揚。至誠無不動,乍起旋迷盲。我時數周旋,相對憂旁皇。但言臣力竭,無藥回膏肓。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國門,無狀徒自傷。終始義不負,此志日月光。幽幽東海廬,讀書穴匡床。龍潛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圖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擬古 其十二。明代。鄺露。 長城萬馀里,宮闕入浮云。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斷尾掉泥涂,無為豢犧牲。
三部樂 和霞盦風后木葉枯脫之作。清代。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更傷揀枝旅雁,當月昏水闊,冷餐寒宿。許教壘完檐幕,焰支窗燭。問塵襟、滌除幾斛。身世淚、真盈一掬。梁月照色,荒三徑、多少余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