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歌鐘喧夜更漏暗,
羅綺滿街塵土香。星宿別從天畔出,蓮花不向水中芳。
寶釵驟馬多遺落,依舊明朝在路傍。
觀燈。唐代。張蕭遠。 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歌鐘喧夜更漏暗,羅綺滿街塵土香。星宿別從天畔出,蓮花不向水中芳。寶釵驟馬多遺落,依舊明朝在路傍。
張蕭遠,唐詩人。祖籍吳郡(今蘇州)人。后遷居和洲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張籍弟,籍有《送蕭遠弟》、《弟蕭遠雪夜同宿》等詩,并稱之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憲宗元和八年(813)登進士第,仕歷不詳。工詩,與舒元輿齊名。張為《詩人主客圖》將其列為瑰奇美麗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詩》錄存其《履春冰》、《觀燈》和《送宮人入道》詩三首。明朱承爵以為,《送宮人入道》詩在唐人同題諸作中“尤覺婉切可誦”(《存余堂詩話》)。另有散句、殘句若干。 ...
張蕭遠。 張蕭遠,唐詩人。祖籍吳郡(今蘇州)人。后遷居和洲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張籍弟,籍有《送蕭遠弟》、《弟蕭遠雪夜同宿》等詩,并稱之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憲宗元和八年(813)登進士第,仕歷不詳。工詩,與舒元輿齊名。張為《詩人主客圖》將其列為瑰奇美麗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詩》錄存其《履春冰》、《觀燈》和《送宮人入道》詩三首。明朱承爵以為,《送宮人入道》詩在唐人同題諸作中“尤覺婉切可誦”(《存余堂詩話》)。另有散句、殘句若干。
禽言四首 其三。明代。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臨江仙 其一。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試問梨花枝上雨,為誰彈滿清尊。一江風月黯離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黃昏。
自遣。明代。許繼。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宋代。劉宰。 妙年意氣已橫秋,不為身謀為國謀。斥去佞臣談笑里,英名高壓漢朱存。
題扇送同年奚從之使海南。明代。顧清。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