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最好是楓樹葉,
染透猩猩血。
風釀楚天秋,
霜浸吳江月。
明日落紅多去也!
清江引。元代。楊朝英。 秋深最好是楓樹葉,染透猩猩血。風釀楚天秋,霜浸吳江月。明日落紅多去也!
元代文學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跡均未詳,《錄鬼簿》及《錄鬼簿續編》皆失載。青城(青城縣有二,一在今山東,一在今四川,論者多以為楊朝英是)人。曾任郡守、郎中,后歸隱。他最重要的貢獻是選錄元人散曲,輯為《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二集,人稱“楊氏二選”。選輯認真,搜羅甚富,元人散曲多賴以傳世,“二選”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資料。同時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作品存小令約27首,見于“二選”中。 ...
楊朝英。 元代文學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跡均未詳,《錄鬼簿》及《錄鬼簿續編》皆失載。青城(青城縣有二,一在今山東,一在今四川,論者多以為楊朝英是)人。曾任郡守、郎中,后歸隱。他最重要的貢獻是選錄元人散曲,輯為《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二集,人稱“楊氏二選”。選輯認真,搜羅甚富,元人散曲多賴以傳世,“二選”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資料。同時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作品存小令約27首,見于“二選”中。
殢人嬌 晚浴。清代。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浴罷憑闌,晚妝慵整。且消受、涼花綠茗。盈盈皓月,漸低窺金井。又畫就、深院夜香風景。
歸義云松禪師敕封郎官寄贈。明代。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忍野八海詠懷。。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聞角。元代。黃庚。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