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易元吉畫猿。。劉摰。 槲林秋葉青玉繁,枝間倒掛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勻膩舒玄云。老猿顧子稍留滯,小猿引臂勞攀援。坐疑跳躑避人去,彷佛悲嘯生壁間。巴山楚峽幾千里,寒巖數丈移秋軒。渺然獨起林壑志,平生愿得與彼群。吾知畫者古有說,神鬼為易犬馬難。物之有象眾所識,難以偽筆淆其真。傳聞易生近已死,此筆遂絕無幾存。安得千金買遺紙,真偽常與識者論。
題桃源手卷。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醉落魄。宋代。周紫芝。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為個蠅頭,輕負青山約。
元旦戲筆。。李堅(貞夫)。 老子新年喜氣沖,謾招毫管試春風。此生歲月還多在,酒圣詩豪未便窮。
江行俳體十二首 其六。明代。鐘惺。 日日移家處處鄰,吳頭楚尾半波臣。罟師嚼米餐烏鬼,舟仆偷錢買白鱗。鴉食肉能謀底事,獺銜魚欲祭何神。黃頭見我詢潮步,笑是潯陽始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