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蕭蕭,黃流渾渾。上無舟與梁,下有鼉與黿。勸公無渡河,駭浪□吐吞。
惜君只欲留,何不聽妾言。東趨滄海渚,西極昆侖源。
浩浩無際流,何處招郎魂?公無渡河,為郎載歌。往者已矣來者多,歌兮歌兮奈若何!
公無渡河。元代。曹文晦。 薰風蕭蕭,黃流渾渾。上無舟與梁,下有鼉與黿。勸公無渡河,駭浪□吐吞。惜君只欲留,何不聽妾言。東趨滄海渚,西極昆侖源。浩浩無際流,何處招郎魂?公無渡河,為郎載歌。往者已矣來者多,歌兮歌兮奈若何!
元臺州天臺人,字伯輝,號新山道人。曹文炳弟。穎悟多識,雅尚蕭散。不應(yīng)征聘。有《新山稿》。 ...
曹文晦。 元臺州天臺人,字伯輝,號新山道人。曹文炳弟。穎悟多識,雅尚蕭散。不應(yīng)征聘。有《新山稿》。
暮歸山中。明代。藍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睡足軒二首。宋代。秦觀。 長年憂患百端慵,開斥僧坊頗有功。地撤蔽虧僧界凈,人除荒穢玉奩空。青天并入揮毫里,白鳥時興隱幾中。最是人間佳絕處,夢殘風鐵響丁東。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guān)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次韻玉汝謝橘。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