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教并蒂連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瑞鷓鴣·雙銀杏。宋代。李清照。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誰教并蒂連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風度韻致,儀態(tài)雍容,看起來并不十分奢侈華麗,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還是顯得遜色幾分。流落江湖,有誰憐?有誰惜?玉潔的肌膚,冰清的風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是誰將這并蒂連理果雙雙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與太真貴妃相擁相依。居士擘開連理果,情真意切,兩人分享,品嘗風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瑞鷓鴣:詞牌名。此詞極似七言絕句,與“瑞鷓鴣”詞體不合。
“風韻”句:《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至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贝讼捣匆怆[括。都:姣好,美盛。
甘橘可為奴:甘橘別稱木奴。銀杏,又名白果,其樹為高大喬木,名公孫樹,又稱帝王樹;葉呈扇面形,因果實形似小杏而硬皮及核肉均呈淡白色,故呼為銀杏;其味甘而清香可食,起滋補藥用。據說銀杏在宋代初年被列為貢品。“甘桔”為“奴”典出《三國志·吳書·孫休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丹陽太守李衡……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桔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衡亡二十余日,兒以白母,母曰:‘此當是種甘桔也’?!苯叟址Q“木奴”,唐·李商隱有“青辭木奴桔,紫見地仙芝”(《陸發(fā)荊南始至商洛》)的詩句。
⑷玉骨冰?。呵宄焊邼崱?/p>
醉后”一句:周勛初《唐人遺事匯編》卷二:“明皇與貴妃幸華清宮。因宿酒初醒,憑紀子肩同看木芍藥。上親折一枝,與妃子同嗅其艷。”太真、貴妃均指楊玉環(huán)。此句意謂雙銀杏的并蒂相連,猶如唐明皇和楊貴妃倚倚靠靠親密無間。
參考資料:
1、蘇焦宜.李清照詞集:岳麓書社,1996年:173-174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859
本詞約作于李清照南渡時期,即建炎元年到建炎二年(1127-1128年)。當時金人大舉南侵,北宋朝廷崩潰。北方局勢愈來愈緊張,李清照著手整理收藏準備南下。李清照押運書籍器物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抵達江寧府,本詞即作在行程中。
參考資料:
1、蘇焦宜.李清照詞集:岳麓書社,1996年:173-174
這是一首借物詠情詞。易安居士假雙銀杏之被采摘脫離母體,喻靖康之亂后金兵南渡,自己與丈夫趙明誠一起離鄉(xiāng)背井、避亂南方的顛沛愁懷。
其上片開始先詠物以寄興?!帮L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是說:這銀杏的風姿氣韻、整個形體都不很起眼,但是較之樽前黃澄澄的甘桔來說,甘桔卻只堪稱奴婢。這是一種“先聲奪人”的寫法,起不同凡響的效果。“都”,在此作碩大、華美解,“未甚都”是指銀杏作為果類食品,并不以果肉汁多、形體碩大誘人。詞人在此用現成典故與銀杏相比,稱桔“可為奴”,足見作者對銀杏的偏愛。
詞人之所以深愛銀杏,未必因為它是珍稀貢品,而是睹物傷情,有所觸發(fā)?!罢l憐流落江湖上,玉肌冰骨未肯枯”兩句便作了極好的解答:這枝雙蒂銀杏被人采下,永離高大茂密的樹干,成為人們的盤中之果,采摘的人自然不會憐它,那么有誰憐它呢?看到它那圓渾、潔白雖離枝而不肯枯萎的形狀,激起了詞人的無限憐愛與自傷。這兩句是吟物而不拘泥于物,與其說是在寫銀杏,毋寧說是借雙銀杏在直接寫流落異地的自家夫妻?!坝窦”恰币辉~,意在突出一種高尚的人品道德與不同流合污的民族氣節(jié);“未肯枯”則是表示堅持自身的理想追求,不為惡劣環(huán)境所屈服;這些都是士大夫、文人所崇尚的自尊自強之志。
下片首句“誰教并蒂連枝摘”是實寫句,接下來“醉后明皇倚太真“則是一個聯想句,一實一虛,有明有暗。這兩顆對生銀杏,因摘果人的手下留情,所以便保持了并蒂完樸的美好形象,其兩相依偎、親密無間的形態(tài),恰似“玉樓宴罷”醉意纏綿的楊玉環(huán)與李隆基。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這是一對世人共許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情侶,他們的名字也幾化為純真愛情的象征。這兩句點出了銀杏雖被摘而尚并蒂,正如易安夫婦雖流落異地而兩情相依。這當是不幸之中足以欣慰之事。
結尾句“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的妙處在于使用諧聲字:易安居士親手將兩枚潔白鮮亮的銀杏掰開,夫妻二人一人一顆,情真意切。要吟頌它的滋味如何,是否清純香美,這卻深深地蘊藏在兩人的心底?!皟杉倚隆钡摹靶隆弊郑谶@里顯然是取其諧音“心”。
此詞采用擬人手法,將雙銀杏比作玉潔冰清、永葆氣節(jié)的賢士,比作患難與共、不離不分的戀人,貼切深刻;尾句使用諧音手法,不僅略帶詼諧而且起脫俗之效。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時雨三首 其一。宋代。張侃。 旬日風消雨,今朝山出云。柳深開潤色,荷靚匝清芬。江燕新調語,沙鷗自引群。農人相賀語,田畝可耕耘。
菩薩蠻·金鋪半掩銀瞻滿。宋代。蔡伸。 金鋪半掩銀瞻滿。個人應恨歸來晚。軋軋櫓聲遲。那知心已飛。迎門一笑粲。嬌困橫波慢。偎倚綠窗前。今宵人月圓。
送人還槜李 其一。清代。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兹缸韵喽?,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鷓鴣天 暮春初夏作。。盧青山。 春雨無家自作吹,春花爛熳碧江湄。林邊草浪翻風腳,溪畔芹容閃石眉。留夕照,緩瓊杯,今生能得幾回迷?菜花新筍挑完后,市上甘茶玉作堆。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