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唐代。毛文錫。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光鵲影伯勞飛。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這首詞用牛郎與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含蓄地寫了一對年輕男女的幽會,時機難得,兩情依依。并對“蟪蛄”、“婺女”這類的自然現(xiàn)象加以人格化,表現(xiàn)了女子妒人多歡而己少歡的幽恨。全詞流暢深沉,含蓄耐思。《栩莊漫記》評此詞“意淺辭庸,味如嚼蠟”,似不允當(dāng)。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xué)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xué)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fù)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
毛文錫。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xué)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xué)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fù)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和唐張謂韻二首 其二。清代。陶元淳。 如此途窮欲進難,朝天漫上越王壇。局高不合伸強項,逐裸何須岸大冠。徼外山河逢客醉,心頭鐵石向人寒。長安日下猶言遠,窮海孤臣那得看。
猛虎三首 其三。明代。顧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虎縱不敢射,可射寧獨麟。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fēng)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