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輕時聞,晚鵲噪庭樹。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蛛絲暗鎖紅樓,燕子穿簾處。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
秋鬢改,妒月姊、長眉嫵。過雨西風,數葉井梧愁舞。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淚濕沙邊凝佇。
荔枝香近·七夕。宋代。吳文英。 睡輕時聞,晚鵲噪庭樹。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蛛絲暗鎖紅樓,燕子穿簾處。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秋鬢改,妒月姊、長眉嫵。過雨西風,數葉井梧愁舞。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淚濕沙邊凝佇。
“睡輕”四句,引神話傳說點題。言詞人在七夕晚上正恍恍惚惚地小睡著,恍忽中只聽見庭院中的樹上不斷地傳來喜鵲們的聒噪聲。它們似乎在說:今天晚上我們又要飛上天去搭起鵲橋,使牛郎織女能夠重聚在天河西畔,度過一夕的幸福時刻。“天津”,即指天河渡口。“蛛絲”兩句,敘說自身的孤苦。此言詞人所居的小樓角落掛滿了蛛網,這說明那里已經很久無人前來打掃住處了。詞人生活在這種與愛妾生離死別的孤獨境況中,所以惟見燕子飛來,穿堂入室與他作伴,卻難見伊人來此與他相伴。“天上”一句,兩相對比。詞人說:天上的牛郎織女尚有一年一夕的鵲橋會,而地上的我卻永遠不能再見愛人一面,所以哀嘆“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啊。上片從題旨生發,重在悲嘆自己與兩妾生離死別的不幸遭遇。
“秋鬢改”兩句是說:我已經老矣,能不鬢發轉白?因為自己的日漸衰老,所以更引起了我對傳說中吃過不死藥而永葆青春美色的嫦娥自然而然地生出來一種嫉妒心。這是一般老年人常有的牢騷話。“過雨”兩句是說:眼前又到了秋風秋雨的煩悶季節,再加上室外的梧桐葉隨風颯颯地飛舞,能不使人見秋景而起愁?所以后來的鑒湖女俠秋瑾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嘆;而詞人也有“離人心上秋”之愁。“夢入”三句,思妾之心愈深矣。此言詞人從七夕鵲橋會的傳說,進而聯想到自己如果要想與愛人相見,那就只能在夢境之中了。所以詞人起而獨自徘徊,企圖擺脫相思之苦。只見天上幾顆星星閃爍,映襯著冷冷清清的門戶。他漫步在宅邊河畔,不由得又因思念愛妾而淚滴漣漣。下片主要是哀嘆自身的老境凄涼及懷念離逝的兩個愛妾。全詞從七夕的神話傳說,聯想到自己與兩位愛妾生離死別的愁苦,既寫時節,又寫親人,讀來感人肺腑。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和袁望回。宋代。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便合癡狂稱達者,誰能窮悴作騷人。一杯聊復從公醉,要見予言總是真。
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陳曾壽。 我皇即位初,輔導資賢王。進賢宰相事,首舉講官良。妙選十二輩,劉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獨許侯文章。深心紀綱地,諷議回肝腸。稱嘆不去口,手撫霜髯長。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陰壬遂漸進,群兒攬天綱。張公起抗爭,嘔血去堂堂。啁啾見孤鳳,百憂瘏一吭。處人骨肉間,苦口非激揚。至誠無不動,乍起旋迷盲。我時數周旋,相對憂旁皇。但言臣力竭,無藥回膏肓。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國門,無狀徒自傷。終始義不負,此志日月光。幽幽東海廬,讀書穴匡床。龍潛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圖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萬花川谷。宋代。楊萬里。 無數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夸。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二。宋代。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曉登定軍山。。吳德功。 曉起登山隴,優游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