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天馬徠,執(zhí)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
天馬二首·其二。兩漢。劉徹。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天馬徠,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天馬徠,執(zhí)徐時,將搖舉,誰與期?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天馬從西方極遠之處來到,經過了沙漠之地。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和外國都降服了。天馬出自水中,長有雙脊,皮毛顏色像老虎一樣。天馬能變化,如同鬼神那樣靈異。天馬穿越千里,迅速越過無草的區(qū)域,在辰年來到東方。將駕著天馬,高飛到遙遠的地方,無可限期。天馬既來,開通了上遠方之門,可以上昆侖山去會神仙了。天馬既來,龍也將來,可以乘著龍登天門,去觀賞上帝住的地方了。
徠:與“來”相通。
出泉水:漢人以為千里馬是龍種,所以幾次獲得駿馬,都說是出自水中。
虎脊兩:指馬有雙脊梁,皮毛顏色如同老虎。
化若鬼:指天馬能任意變化,如同鬼神。
無草:這里指沒有草、不生長草的地方。
循:順著,沿著。
執(zhí)徐:指日期。太歲在辰曰執(zhí)徐。這里是說天馬在辰年來到。
將搖舉:將奮翅高飛。
竦:同“聳”,高高地飛躍。
龍之媒:這里是說天馬是神龍的同類,現(xiàn)在天馬已經到來,龍就一定會來了。后人因此把駿馬稱為“龍媒”。閶闔(chānɡ hé):天門。玉臺:上帝居住的地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
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次韻舍弟江上。宋代。王安石。 岸紅歸欲稠,渚綠合猶晚。晴沙上屐輕,暖水隨帆遠。吹波戲魚動,掠葉飛禽返。著意覓幽蹊,桃花悞劉阮。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jiān),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tài)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xù)續(xù)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
送彭待制知瀛州。宋代。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部齋閒居簡周伯明寅長。明代。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