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
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
吾但寫聲發(fā)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幽澗泉。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fā)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
拿起白玉撥子,拂動琴弦,我開始彈奏心愛的素琴。清澈的山泉緩緩流入山澗,清幽而深遠,像是滿載著綿綿不斷的淡淡憂愁。我彈琴的技術嫻熟,彈琴的手法高超,琴弦在我的撥弄下閃動出美妙的音符,純凈而美妙。琴聲中訴不盡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聲似乎承載了我太多的凄怨。幽澗邊的松樹高聳入云,在秋風的吹拂下發(fā)出瑟瑟的聲響,訴不盡我心中凄苦的寂寞。一只愁猿吊影危處在山澗中,發(fā)出凄慘的哀鳴。它的鳴叫聲回蕩在山谷叢林中更加凄厲哀絕,久久不散。座中聽琴的過客,有哀時失志的,聽到琴聲感慨萬千,淚濕沾襟。琴曲接近尾聲,我緩緩撥動琴弦,結束了此曲。我只是借琴聲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懷,真不知道古今以來與我有同樣情懷的人竟是如此之多。琴聲如幽澗中潺潺流淌的泉水,在深林中鳴蕩不已。高山流水,知音難尋。
愀:憂愁的樣子。
善手:高手,這里指彈琴的高手。
明徽:徽,指琴節(jié),這里代指琴。古代用金玉、水晶等寶物裝飾以顯示琴的明亮晶瑩。
高張:彈琴的手法。古代有詩:“高張生絕弦,聲急由調起。”
寂歷:寂寞。
尋:八尺為一尋。
淋浪:淚流不止的樣子。
緝商綴羽:指奏樂。商、羽都是五聲之一。
寫:通“瀉”,流出。這里指發(fā)出聲音。
《幽澗泉》,樂府舊題,屬于《琴曲歌辭》。李白在這首詩里抒發(fā)了自己的苦悶之情,他的抑郁苦悶之情無處可傾訴,只能借幽咽的琴聲來傳達。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虛堂面五湖,碧動軒窗色。浮生疲津梁,茲焉偶棲息。聞鐘寒不眠,風竹聲蕭瑟。
菩薩蠻。近現(xiàn)代。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新雷。明代。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南窗遺教為劉道亨編修賦。明代。程敏政。 南窗人去幾朝昏,遺墨能看一卷存。素楮裝潢皆手澤,縹囊舒卷半啼痕。后生繼述心良苦,先達流傳道可尊。風散蕓香沾剩馥,春回蘭玉長芳根。泉蒙養(yǎng)處占羲象,庭訓聞詩企魯論。策似董生還及第,經傳劉向本專門。玉堂繩武推嚴侍,紫誥貤封荷霈恩。棄簡三年嗤伯魯,書紳終日慕顓孫。菑畬轉覺名家盛,慈教堪令薄俗敦。祀典何當分里社,書聲猶記出沙村。擬
春日車行見枯藤作二首 其一。。盧青山。 桃光媚媚柳柔柔,隔歲枯藤老樹頭。似有孤心無盡思,不隨春色結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