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纖屈損春蔥,遠山壓損眉峰。早是閑愁萬種。忽聽得賣花聲送,繡針兒不待穿絨。
天凈沙·為董針姑作。元代。呂止庵。 玉纖屈損春蔥,遠山壓損眉峰。早是閑愁萬種。忽聽得賣花聲送,繡針兒不待穿絨。
雪白的雙手常常彎著,累苦了十指纖纖。兩道眉毛淡若遠山,低低地壓迫眉間。心中早已有說不完的愁煩,猛然聽得門外傳來賣花的叫喚,頓時停住了繡針,忘了把線穿。
玉纖:女子的手。春蔥:喻女子手指。
遠山:婦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遠山而名。
絨:指繡線。
《全唐詩》有朱絳的《春女怨》:“獨坐紗窗刺繡遲,紫荊花下囀黃鸝。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朱絳存詩僅此一首,卻因末句巧妙的構思留名詩壇。本曲也多少受到了這首小詩的影響。
“玉纖”與“春蔥”、“遠山”與“眉峰”本屬于同一類概念,詩人將它們分拆開來,間以“屈損”、“壓損”的詞語,“損”是無復舊貌的意思。這樣的安排,便帶上了一種昔今對照的意味,較之直言“屈損春蔥”、“壓損眉峰”,更覺婉曲深沉;而“玉纖”、“遠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針姑的年輕柔美。針姑是對針線女子的稱呼,因其飛針走線,所以作者先從其“春蔥”寓目入手。所以起首兩句,展示了一名年輕女子一邊擢弄著纖纖素手做針線活,一邊愁眉緊蹙、似有無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啟下。“閑愁萬種”是對“屈損”、“壓損”的小結,“早是”則為領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閑愁”究竟是為了什么作者沒有講,也不易講,因為平平地敘述解釋,難以與上文楚楚動人的愁態匹配平衡。妙在詩人抓住了一個小小的鏡頭,讓這位針線女子停住了手,“繡針兒不待穿絨”。絨即“茸”,是刺繡專用的絲線,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是聽到了門外的賣花聲,這無疑是春天來臨的信號。詩人在句前加上了一個“忽”字,顯示了董針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識到春天,不禁停止繡作,于是這其間的感春、傷春、懷春、惜春,自憐青春,自念人生,這種種的意境便俱在讀者意中了。這較之朱絳的“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中”顯然更為含蓄、雋永,有青出于藍之妙。
呂止庵,別有呂止軒,疑即一人。生卒、經歷不詳。散曲作品內容感時悲秋,自傷落拓不遇,間有興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遺民。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晴霞結綺"。以后庭花十首得盛名。今存北詞譜及陽春白雪中。所做散曲作品現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數四套。 ...
呂止庵。 呂止庵,別有呂止軒,疑即一人。生卒、經歷不詳。散曲作品內容感時悲秋,自傷落拓不遇,間有興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遺民。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晴霞結綺"。以后庭花十首得盛名。今存北詞譜及陽春白雪中。所做散曲作品現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數四套。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歌聲依谷響,酒興得山寬。別后空馀此,扁舟破夜瀾。
肅老惠詩兩章詩墨一函賦此志謝。。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
秋柳 其三。近現代。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聞川十二詠 其七 古庵聽雨。清代。姚燮。 秋葉戰危樹,不雨已蕭颯。頹云忽冱夜,階蛩助繁沓。水燈燄人影,息夢坐禪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