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水波翻滾,這里自古流傳著汨羅江(屈原)的故事。
江邊到處飄浮著可供祭祀的綠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遺跡已經(jīng)蕩然無存,連祭奠的地方都無從找尋,唯有江上的漁父舷歌依然,遙遙可聞。
猿愁:猿哀鳴。
踴:往上跳。
汨羅江:汨(mì),汨羅江在湖南岳陽,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蘋藻:蘋泛指沒有根的浮水植物;藻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貞元(785-805)末年,韓愈官監(jiān)察御史,因關中旱饑,上疏請免徭役賦稅,遭讒被唐德宗貶到偏遠的廣東陽山縣當縣令。詩人來到汨羅江本是為憑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悶,然而就是在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因此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00-801
自從漢代賈誼被貶長沙寫了《吊屈原賦》之后,以屈原自喻、借憑吊屈原寄托失意之感便成了詩歌中常見的手法。韓愈此詩別具匠心,不寫與屈賈同病相憐之苦,而是寫英魂無處憑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靈的意境烘托心頭的迷惘惆悵,這就更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世無知音的寂寞悲涼。此詩的大意是:汨羅江畔山猿愁啼,汨羅江上魚躍浪翻,這里自古就流傳著屈原的故事。如今我空有滿盤的頻草,卻找不到地方把屈原祭奠,只聽到漁夫擊舷歌唱的聲音。
貞元(785-805)末年,韓愈官監(jiān)察御史,因關中旱饑,上疏請免徭役賦稅,遭讒被貶為連州陽山令。政治上突如其來的打擊,在詩人心底激起了無法平息的狂瀾,從而形成了《湘中》詩起調那種突兀動蕩的氣勢:這兩句語調拗折,句法奇崛。如按通常章法,應首先點出汨羅江名,然后形容江上景色,但這樣語意雖然順暢,卻容易平淡無奇,流于一般寫景。這里詩人運用倒裝句法,突出了江景: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湘波翻滾,一派神秘愁慘的氣氛,以為詩人哀憤的心境寫照。首句又連用“猿”、“魚”、“踴”等雙聲字相間,以急促的節(jié)奏感來渲染詩人激動不平的心聲。因而,詩人雖然沒有直抒見到汨羅江時所引起的無窮感慨,卻自有不盡之意溢于言外。
詩人來到汨羅江本是為憑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悶,然而就是在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邊到處飄浮著可供祭祀的綠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遺跡已經(jīng)蕩然無存;當初賈誼尚能投書一哭,此時卻連祭奠的地方都無從找尋,唯有江上的漁父舷歌依然,遙遙可聞。相傳屈原貶逐,披發(fā)行吟澤畔,形容枯槁,遇一漁父相勸道:“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說罷,“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子已逝,漁父猶在,此時之漁父雖非昔日之漁父,然而此時之詩人正如昔日之屈原,賢者遭黜,隱者得全,清濁醒醉,古今一理。因此那悠閑的歌聲似乎永遠在嘲弄著一代代執(zhí)著于改革政治、不肯與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這里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渾成無跡,構成清空孤寂的境界,與前兩句激切哀愁的氣氛在對比中達到高度的和諧,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面對茫茫水天悵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發(fā)了那種無端遭貶的悲憤和牢騷。
這首詩寓激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勢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長的韻味之中,成功地將探怪求新的特點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揉為一體,充分體現(xiàn)了韓愈在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深厚造詣。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百字令 送蔡竹濤游太原和顧庵學士韻。清代。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題清風閣。宋代。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九效 其五 醫(yī)國。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食薺有感二首 其一。。韓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次韻學士兄秋初 其三。宋代。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