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斷續(xù)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清代。納蘭性德。 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斷續(xù)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
秋風蕭瑟,卷起漫天落葉,大雁向著南方高飛。我們的愛情匆匆開始,又匆匆結束,徒然留下無盡的相思。
偶然飄來一朵涼云,灑下幾點雨,不由令人記掛起那生著紅草的水濱,鴛鴦今夜該向哪里棲宿?
河瀆神:詞牌名,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九字,上片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韻,下片二十五字,四句四仄韻,亦有通首押平韻者。
無邊:這里是描繪了一幅深秋的景色。
楚天:《文選·宋玉高唐賦序》云:“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蓖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钡┏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焙髞碓谠娢闹斜阋源俗鳛槟信槭碌某S弥?。
墮(duò):落下。靈雨:好雨。
紅:水草,又稱水葒。浦溆(pǔ xù):水畔,水邊。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10:第110頁
2、(清)納蘭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輝注評,納蘭詞賞析: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04:第373頁
趙秀亭、馮統(tǒng)一《飲水詞箋?!份d:“此詞用語多及湘楚,殆為寄張見陽詞。見陽任江華令,因有‘靈雨’之辭?!x鴦’云云,則頗涉調侃,據(jù)知見陽為攜眷南行。詞當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見陽離京后不久?!?/p>
參考資料:
1、閔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匯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2.03:第101頁
上片寫景,營造凄清的氛圍。“風緊雁行高”,開篇五個字便是寂寞的形狀,宛如天際的白云,看似有形,卻是無形。也正是因為如此,寂寞才難以捉摸,時而飄來,進入心里,讓人無法釋懷。容若最是能體會寂寞的,他的心,從始至終,從未曾冰釋過。“無邊落木蕭蕭”,就好像無邊的落木,落葉無邊,枯寂蔓延開來,無法收拾。而容若之所以開篇如此描寫,正是要寫出相思之苦的痛楚:“楚天魂夢與香銷,青山暮暮朝朝”,到底那相愛之情如何才能夠化解,讓容若不再為相思而苦,無人能夠作答,就連容若自己,也無法解答。人世間的情情愛愛,本就是因緣際會,這是無法用理性去控制的。容若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正因為多情,才被情所困。詞中雖是寫景,卻景中有情,甚是感人。
下片借景抒情,運用“涼云”、“靈雨”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擴大的景象。“斷續(xù)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情景交融,云雨反轉,無一不讓容若想到相思之人。今夜寒意襲人,那思戀的人會在何處。是否會被寒冷侵襲,又是否會不懂得加衣。這種種擔憂,無不化進這首詞中,盡惹得相思離人淚。最后一句卒章顯志,表現(xiàn)出對自己所想之人的盼望之情。
從寫法上看,全詞沒有一個字提及人物,既沒有出現(xiàn)詞人自己,也沒有出現(xiàn)愛慕懷懷念的對象,一切修辭都是暗示,一切意象也都是暗示。在各種旁敲側擊里,烘托出夢斷香消的刻骨悲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送何龍友太史還朝。明代。黃圣年。 河陽車騎散重陰,羽獵聲華在上林。望闕幾年滄海使,出關今見白云心。梅花江國行頻見,春色龍池到已深。攬袂莫須三疊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席上聞歌分韻。明代。韓邦靖。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
壽右丞相。。冰壺。 淳佑更茲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千載龍云符氣運,一堂魚水會精神。地寒燕谷須鈞播,揮手東風造化仁。
自述。明代。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負郭無新業(yè),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相見一相笑,吾今罷問津。
西江月·曾把江梅入室。宋代。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門人不敬紅梅。清香一點入靈臺。傲雪家風猶在。狀貌婦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開自落有誰來。與妝上林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