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
雪胸鸞鏡里,琪樹鳳樓前。寄語青娥伴,早求仙。
女冠子·含嬌含笑。唐代。溫庭筠。 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雪胸鸞鏡里,琪樹鳳樓前。寄語青娥伴,早求仙。
女道士含著嬌態(tài)含著笑,翠眉已薄胭脂淡,青絲鬢發(fā)輕如蟬翼,身姿窈窕動人。頭上的玉簪寒如秋水,身邊的帷幕輕紗如卷碧煙。
坐到梳妝臺前,鸞鏡中的她輕衣薄裳,肌膚勝雪,美麗性感;站在鳳樓前,她亭亭如玲瓏玉樹,裊裊如弱柳扶風。她希望美麗的同修女道們,早日成為神仙。
⑴女冠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雙鳳翹”。
⑵“含嬌”二句:帶著嬌態(tài),含著微笑,隔夜的翠眉已薄,臉上的胭脂已淡,而仍然顯得美麗。宿翠殘紅:指臉面上的殘妝,未重新打扮。窈窕(yǎotiǎo):形容女子文靜而美麗。《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形容少年美貌的,《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⑶“寒玉”二句:晶瑩的玉簪寒如秋水,帷幕的輕紗如卷碧煙。“簪”、“卷”,都是動詞。
⑷“雪胸”句:在鸞鏡中,微露如雪的胸脯。鸞鏡:范泰《鸞鳥詩序》:“罽(jì)賓王獲彩鸞鳥,欲其鳴而不能致。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可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哀響中宵,一奮而絕。”以后,人們就稱鏡子為“鸞鏡”。
⑸“琪樹”句:女主人如亭亭玉立的琪樹,在鳳樓之前。琪樹:仙家的玉樹。李紳《詩序》:“琪樹垂條如弱柳,一年綠,二年碧,三年紅。”《竹林詩評》:“丘遲之作,如琪樹玲瓏,金枝布護。”鳳樓:泛指華麗的樓閣。鮑照《代陳思王京洛篇》:“鳳樓十二重,四戶八綺窗。”這里是指仙家所居之樓。
⑹“寄語”句:指女方寄言給自己的伴侶,勸之早日求道成仙。寄語:傳信。青娥:揚雄《方言》:“秦謂好曰娥。”“青娥”指美麗的少女。江淹《水上神女賦》:“青娥羞艷。”
參考資料:
1、作品白話譯文、詩詞格律及文學賞析部分內(nèi)容由朝陽山人根據(jù)相關(guān)資料編輯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沈公序亦愛亭二首 其一。宋代。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春燈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滿庭芳。兩漢。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nèi),切須規(guī)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燒丹并煉藥,琴棋書畫,各有司存。應干請祈法術(shù),都是謾勞神。且任隨緣乞化,省多少、勞碌精神。團圞坐,齊同慈愛,異骨總成親。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禽言四首 其三。明代。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