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賓。
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王右軍。唐代。李白。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本詩典出南朝宋虞和“論書表”:“羲之性好鵝。山陰曇禳村有一道士,養好鵝十余。右軍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樂,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書‘道德經“各兩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為寫畢,籠鵝而歸。”詩人以簡潔精煉的語言把上述故事詩化了,便于人們朗誦、歌唱。
從這首詩中,進一步說明了書法在晉代已成為一種令人神往的藝術品。王羲之在當時已有很大的名氣,墨跡已相當值錢。這與詩人在“草書行歌”中說王羲之為“古來幾許浪得名”是相矛盾的。由此,“草書行歌”是否確系李白所寫也可作為一個懷疑的佐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月夜登燕子磯。清代。馬鼎梅。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題鄭侍御藍田別業。唐代。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夜愁光陰易過學問不進記以絕句。明代。謝復。 炎天過卻復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
歸山寄賈石葵年丈四首 其四。明代。于慎行。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