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空舞翠裙煙。盡日不成眠。花塵浪卷清晝,漸變晚陰天。
吳社水,系游船。又輕年。東風不管,燕子初來,一夜春寒。
訴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煙。宋代。吳文英。 柳腰空舞翠裙煙。盡日不成眠。花塵浪卷清晝,漸變晚陰天。吳社水,系游船。又輕年。東風不管,燕子初來,一夜春寒。
吳文英在蘇州時有一姬妾,于公元1244年(淳祐四年)離異。從此詞中“吳社水,系游船。又經年”句推測,此詞應作于蘇姬去后第二年,即公元1245年(淳祐五年),借之以憶蘇姬。
“柳腰”兩句,述女子懷春。此言伊人身穿翡翠色的衣裙曼歌盤舞著柔軟的細腰身。但是舞技雖妙,無人賞識,所以她只得興趣索然地回房獨眠,可是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卻又難以入睡。兩句活現了一位孤獨女子懷春時那種醒也不是,睡也不是的處境。“花塵”兩句,寫春天景色。此言春季的白天里是萬紫千紅,艷陽暖人;可是一到傍晚天空中卻又不知不覺地變得陰沉沉了。江南地區那種“春天天氣十八變”時晴時雨的狀況。詞人用兩句話,十一個字傳神地概括出來。并且此處雖然明寫天氣,暗中又刻劃出那位獨守空房女子的心情,也與這春天天氣一樣的忽晴忽陰,時喜時悲地不能自己。
“吳社水”三句,點明地點。此言在吳地郊外一座土地廟旁的河中,拴著一艘游春的客船。女主人公感嘆:時光過得多快啊!轉瞬間又到了一年中的春天郊游時節。“東風”三句,再寫女子觸景生情的心態。她說:“東風只管自己歡快地吹拂,卻不管人世間萬物的命運究竟如何?我見到燕兒又重新飛來室中,可見燕子尚能留戀舊宅;反過來說那羈旅在外的人啊,卻仍是不見他的蹤跡。因此我這個獨守空房的女子,更覺得自己是多么的無依無靠,在這初春的寒夜里,我輾轉反側一夜無眠,正是多么的難熬啊!”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陪方江陰宗諭勸耕過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書草并侍郎誥。宋代。釋居簡。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黎城至潞城作。清代。申颋。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夙愛巖谷奇,今喜道路坦。高吟興悠然,委轡任山蹇。原野遍氤氳,旭日遙峰展。空濛隔疏雨,眾壑殊晦顯。山鳥高下鳴,倏見晴光滿。雨氣蒸為霞,赤焰橫絕巘。恨無良友俱,妙賞誰余道。
鷓鴣天 題綺塵云想山莊詩詞集。近現代。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春郊書事。。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胡元瑞讀鄙集有寄走筆四韻答之 其四。明代。王世貞。 蘭陰一水下蘭溪,水隱花香水滿堤。任使東流海門去,清心還向浙江西。